【摘 要】
: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严重的能源消耗,传统的化石燃料因其不可再生性以及环境污染性而限制了发展。因此,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焦点。氢能是是一种经济、环境友好型能源,电解水制氢是获取氢燃料的一种很好的渠道。电解水制氢存在氢析出(HER)和氧析出(OER)两个重要的反应过程。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能源储存载体。金属-空气电池工作中存在氧还原(ORR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严重的能源消耗,传统的化石燃料因其不可再生性以及环境污染性而限制了发展。因此,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焦点。氢能是是一种经济、环境友好型能源,电解水制氢是获取氢燃料的一种很好的渠道。电解水制氢存在氢析出(HER)和氧析出(OER)两个重要的反应过程。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能源储存载体。金属-空气电池工作中存在氧还原(ORR)和氧析出(OER)两个关键的反应过程。为了提高这些反应过程的效率,催化剂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寻找合适的高效催化剂就成为了电解水制氢和金属-空气电池研究的首要问题。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工作,即设计与制备了三种碳基Mo,Co系催化剂材料,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还对其电催化产氢(HER),电催化产氧(OER),电催化氧还原(ORR)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一,以源于葵花籽壳的硫和氮共掺杂的碳(SNC)为基体的Mo2C基催化剂(Mo2C@SNC)已被成功地合成。Mo2C@SNC中,Mo2C颗粒以约5至8 nm的尺寸范围均匀分布在硫和氮掺杂碳的基质中。此外,Mo2C@SNC还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这些特殊的结构特征导致Mo2C@SNC对于析氢反应(HER)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1 M KOH电解液中获得10 mA·cm-2的电流,Mo2C@SNC只需一个低至60 mV的超电位即可。Mo2C@SNC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扫描2000圈后,LSV未发生明显变化。其析氢率达到90.2μmol·h-1,且法拉第效率几乎达到100%。在酸性条件下,Mo2C@SNC的电催化产氢性能也十分优异。我们预计,Mo2C@SNC将成为获取氢能源的一种新型材料。研究内容二,为了探索高效廉价的电析氢电催化剂(HER),以Na2MoO4和碳酸饮料为前驱体,成功地在N、P共掺杂的介孔碳基体上负载了约8~10 nm的Mo2C纳米粒子。得到的电催化剂Mo2C@NPC尺寸小,尺寸约为200~300nm。Mo2C@NPC的表现非常出色。在1MKOH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其过电位为60 mV,塔菲尔斜率为63 mV·dec-1,达到10mA·cm-2的析氢反应电流密度(HER)。为了实现水的整体分解,在Mo2C@NPC的结构中掺杂Co,获得了一种新的电催化剂Co/Mo2C@NPC。Co/Mo2C@NPC具有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活性。在相同条件下,获得10 mA·cm-2电流密度,其过电位仅为360 mV。电催化剂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经过1000次循环和10 h长期的HER和OER测试,电流保持稳定。为了实现H2O的全分解,以Mo2C@NPC和Co/Mo2C@NPC为阴极和阳极构建了电解池。为了获得电流密度为10 mA·cm-2的电流,仅需要1.60V的电压。我们期望Mo2C@NPC和Co/Mo2C@NPC电催化剂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材料来实现H2O的全分解。研究内容三,锌-空气电池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储能设备,具有比其他充电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重量轻、结构紧凑的优点,是电动汽车的理想选择。对于锌-空气电池,空气阴极的活性对其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了以廉价的滤纸前驱体为原料,以三维介孔碳为基体制备Co3O4基块状电极。该电极在氧还原(ORR)和析氧反应(OER)工艺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耐久性,其中ORR和OER具有小的半波电位(ORR1/2=0.811 V)和低过电位(OER10=1.518 V)。该电极直接作为空气阴极,成功地组装了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该锌-空气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71 mW·cm-2。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比容量(828 mAh·g-1,20mA·cm-2,544 mAh·g-1,50mA·cm-2)和充放电过程中的小电压间隙(0.91 mV,10 mA·cm-2)。作为充电电池,经过长时间充放电实验,也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因此,我们找到了一种简单而方便的方法制造廉价和有效的双功能空气阴极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其他文献
全球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世界上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面临着能源浪费、尾气排放量过大以及交通堵塞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等棘手问题。自动驾驶成为了提高交通安全的有力技术,也成为了当今前沿科技的研究热点。自动驾驶汽车获取的外界环境信息其中80%都来源于摄像机。基于视觉的自由驾驶空间感知技术成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重中之重,图像语义分割技术通过将由摄像机获取的图像逐像素标注成可理解的语义信息,对自由驾驶空间的建立
本文针对偏置法向圆弧齿圆柱蜗杆副进行了啮合理论研究。偏置法向圆弧齿圆柱蜗杆是ZC3型蜗杆的一种,蜗杆副是圆弧形齿廓相啮合的线接触啮合传动。其具有接触应力小、传动精度高、结构紧凑等特点。偏置法向圆弧齿圆柱蜗杆的螺旋面是由圆弧刃车刀加工成形的。车削蜗杆时将凸圆弧车刀置于蜗杆法向平面的偏置平面上,蜗杆螺旋面是由车刀绕蜗杆毛坯轴线作相对螺旋运动形成的,与蜗杆相配合的蜗轮是由蜗杆滚刀通过范成法加工而成的。本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伴有振动现象,如机床切割零件时、转子系统在高速旋转下均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振动问题。当机械设备在过共振频率时振幅会急剧增大,生产设备往往会产生疲劳破坏,这大大缩减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因此,为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或抑制机械系统共振时的振动具有重要意义。主被动吸振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减振结构,存在着如抑振频带有限,不易调整等缺陷;而NES和BNES在抑制系统的瞬态振动时又对初始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能方面非常优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纤维被广泛应用在航天、电子、化工、交通和国防等方面。但同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也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其含有很高成分的二氧化硅,在进行切削过程中会使刀具严重磨损,工件起层、掉渣以及粉尘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其加工质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超声振动辅助切削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和传统切削技术相比,超声振动切削技术有着减
钢铁企业产成品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原料购买、生产消耗和物流成本。原料成本随需求增加而水涨船高,生产中的技术发展也已经进入到瓶颈阶段,对应的生产成本挖掘潜力越来越小。所以通过对物流调度优化来降低物流成本成为降低钢铁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钢铁原料码头的料船调度问题为例,针对其中的卸船调度问题展开研究。在对实际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料船卸船调度模型,通过求解器和差分进化算法对
随着柔性电子概念的提出,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柔性电子器件的研发中,例如可穿戴设备,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电子皮肤等。存储器方面,尤其是进入22nm工艺结点之后,闪存半导体的发展受到的阻碍,因此,研发新型的纳米尺度阻变存储器(RRAM)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如何将RRAM沉积在柔性基底上,使其即保留无机半导体材料卓越的电阻开关特性,又具有较好的耐弯折特性已成为阻碍柔性阻变存储器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本
社交APP产品正在快速发展,但用户多以中青年为主,针对老年人的社交APP产品较少。大量同质化严重的社交APP产品充斥着市场,这些产品往往在可用性方面存在不足,阻碍了老年人与互联网产品的亲密接触。基于此,本论文通过可用性相关理论对老年社交APP进行研究,旨在缩短老年人与互联网间距离,帮助其达成有效、高质量的社交目的。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用户与产品调研分析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用户调研方法,通过用户
Zn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适宜的降解速率,通过合金化结合变形加工使得Zn合金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提升,但是目前制备的大部分Zn合金仍不满足医用可降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研究发现Mg、Mn元素合金化结合变形处理是制备高强度高塑性医用可降解Zn合金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骨钉、缝合线以及心血管支架等植入器件都需要在原材料基础上进行挤压和拉拔,目前有关Zn合金拉拔工艺的研究较少,拉拔过程中微观组织
近年来,激光熔覆成形技术发展迅猛,并在逐步的走向成熟。一些高性能和结构复杂的金属零件在传统减材模式无法加工的情况下均可通过该技术实现。该技术既可迅速制造承载较大或结构繁复的金属零件,也可以用于修复长期劳损或者有制造缺陷的金属零件。同时,该技术在加工时可节约大部分材料,这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符合低耗能、少污染的社会发展观念。因此,激光熔覆成形技术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和普及推广的先进制造技术。本
为解决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存储和传输问题,针对传统压缩感知技术受振动信号稀疏性的限制,建立了基于快速块稀疏贝叶斯理论的单通道压缩感知方法和基于MMV模型的多通道压缩感知方法应用于旋转机械多源振动信号的处理中,通过仿真振动信号和旋转机械齿轮、轴承及转子系统的实验室试验信号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概述压缩感知理论和算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