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腔体空间生态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变化极端,并且相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气候条件更为恶劣,如果在该地区简单采用寒冷地区或严寒地区的生态策略将陷入“顾此失彼,难以两全”的困境。为此,本文选择“腔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通过腔体空间生态策略来达到以高效低耗的方式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室内微气候环境的可行性研究。首先作者以形态发生学、空间几何学以及建筑仿生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自然界以及传统建筑的启示提出了腔体空间的相关概念并论证了在夏热冬冷地区特殊气候条件下腔体空间营造策略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作者对腔体空间与自然要素(风、光、水、绿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借此说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利用腔体空间实现其生态调节功能达到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的主要途径。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作者并结合实例及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条件着重对建筑的腔体空间类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试图探讨在夏热冬冷地区通过营造腔体空间来最终达到低耗高效的改善微气候环境的具体设计策略。最后作者归纳前文的研究及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腔体空间的设计策略。本课题研究源于对生态空间的关注,试图从仿生学的视角来探讨空间形态与室内微气候环境控制的关系,力求使研究能为建筑节能及生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源泉。
其他文献
根据多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践和对抗震规范的理解,提出以下一些观点及设计建议:1)8度区层数少高度低的规则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等建筑的抗震等级和抗震墙
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中国尊大楼是目前世界上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的在建的最高建筑,建筑高度为528m,体型呈中国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尊"的形状。为满足结构抗震与抗风的技术要
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抗浮设防水位、地下水浮力计算的部分地方经验进行了汇总对比,指出要对勘察建议的抗浮设计参数作必要的判断与调整。结合工程案例分析,建议应结合具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文本的活态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高校是人才与科研聚集的高地,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培养既具有重
深业物流中心塔楼建筑高度316.16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比较了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与钢结构楼盖体系对结构工作性能及经济性的影响;探讨了为满足剪重比要求而设置加强层
天津君临大厦是集商业、展览及办公等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性大楼。该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239.2m,远超规范7度抗震设防区B级高度150m限值,为此需对结构采用抗
东莞国贸中心T2塔楼建筑高度428.8m,主要建筑功能为商业和办公。塔楼采用了矩形钢管混凝土(CFT)柱和钢梁的组合外框架+带伸臂的核心筒的双重抗侧力体系。主要阐述了塔楼的结
北京国锐金嵿A,B座塔楼结构高度为179.45m,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梁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本塔楼的结构特点为不设置伸臂桁架和腰桁架,平面形状为矩形,纵向较窄,横向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的知情权制度起源于西方。对英、美、法、德、日、韩等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与我国的一些异同做出了简单的比较后可看出股东知情权制度应当考虑的两个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