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变化极端,并且相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气候条件更为恶劣,如果在该地区简单采用寒冷地区或严寒地区的生态策略将陷入“顾此失彼,难以两全”的困境。为此,本文选择“腔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通过腔体空间生态策略来达到以高效低耗的方式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室内微气候环境的可行性研究。首先作者以形态发生学、空间几何学以及建筑仿生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自然界以及传统建筑的启示提出了腔体空间的相关概念并论证了在夏热冬冷地区特殊气候条件下腔体空间营造策略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作者对腔体空间与自然要素(风、光、水、绿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借此说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利用腔体空间实现其生态调节功能达到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的主要途径。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作者并结合实例及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条件着重对建筑的腔体空间类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试图探讨在夏热冬冷地区通过营造腔体空间来最终达到低耗高效的改善微气候环境的具体设计策略。最后作者归纳前文的研究及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腔体空间的设计策略。本课题研究源于对生态空间的关注,试图从仿生学的视角来探讨空间形态与室内微气候环境控制的关系,力求使研究能为建筑节能及生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