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素质。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伦理体系中历来备受推崇。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担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必然要以感恩为其内驱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体制转型的加剧,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道德失范问题凸显,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生理想的实现,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鉴于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方法不当,成效不足等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强化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感恩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其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关怀意识,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时代性课题。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感恩教育的一般理论问题。从感恩、感恩教育以及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分析出发,探讨和发掘了马克思主义、西方国家以及中国古代中有关感恩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为论文的研究工作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二部分,从开展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分析和总结了当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诸多困境、和谐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遭遇的各种困惑,提出了在大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阐明了开展感恩教育,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特殊重要性。第三部分,剖析了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大学生感恩教育过于形式化、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合理、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渠道不畅通是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论文从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和总结了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基于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总结并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位一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感恩教育的思路和途径,并通过对其可行性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强化大学生感恩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和谐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