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MS技术的μPEMFC阳极流场及其优化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μPEMFC)因其具有很高的比能量而有望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便携式电源,但其研发中有很多微型化关键技术尚需解决。本文采用MEMS方法成功制备了自呼吸式μPEMFC,针对硅微机械阳极流场板结构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从理论分析到实验验证的系统研究,获得了优化的结构参数,并得到了较高的电池性能。   设计并制作了有效面积为1.44cm2的点状、蛇形和点蛇混合的三种阳极流场,通过理论建模与流体动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μPEMFC的阳极流场结构系统地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点蛇混合的优化结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测定了不同阳极结构的占空比、燃料的耗用率及有效利用率、交流阻抗及功率特性等工作性能,结果表明,点蛇混合型流场内气体压力梯度较大,燃料流动阻力适中,电池的接触电阻小,燃料分布均匀,能有效利用膜电极的活性面积,在100~500mA恒流放电条件下,比点状和蛇形流场平均节省燃料达14.3%和25.1%,电池的峰值功率分别提高14.5%和34.4%。进一步通过增加集流点和集流条个数,优化集流点的排布方式,使阳极板与膜电极的接触面积由20.86%增大为27.34%。通过实验得到了175μm的最优流场深度,在该条件下更充分地发挥了混合流场的优势,使电池的极限电流和峰值功率分别增加到0.677A/cm2和146.5mW/cm2。对电池的寿命进行了研究,经近1000小时的连续工作,电池性能仍保持良好,说明电池的结构设计合理。
其他文献
上海九段沙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口最靠外海的河心沙洲岛屿,是受径流和海洋潮汐周期性或间歇性影响的有植被覆盖的淡咸水淤泥质滩涂,属于河口盐沼湿地,能提供营养循环、
  在“先申请制”的规定下,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同样的技术分别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时,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人。因此,具有申请专利的权利的人从进行发明创造开始直到
  专利运营是企业运用其无形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方法,良好的专利运营不仅可以保持企业资产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可以在今后的商业竞争中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武器和坚实的后盾。因此
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量在世界粮食作物产量中排第三位,全世界近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其产量的提高对于全球未来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水稻极易受病虫害影响。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等是制约水稻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生物技术来防治水稻病虫害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减少因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水稻抗病虫害育种的首选策略。浙恢7954是一个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