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模式依靠“人口红利”和“强势政府”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传统中国模式遇到诸多挑战。出口大幅下滑、失业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增长模式亟待转型。经典增长理论强调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作用,这为一国推动经济增长指明方向,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模式依靠“人口红利”和“强势政府”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传统中国模式遇到诸多挑战。出口大幅下滑、失业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增长模式亟待转型。经典增长理论强调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作用,这为一国推动经济增长指明方向,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对中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型背景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研究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机制,探究中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战略的实现途径。本论文对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第一是发达国家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经验和中国模式面临的困境。第二章通过综述国内外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归纳和描述发达国家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形成机制和实践经验;同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揭示传统中国模式面临的困境。第二是对中国模式的偏向性进行分析和测度。第三章基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特征对中国模式是否具有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特征做出判断,并利用偏向性指数测度中国经济增长的偏向性,结果显示中国不具有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特征。接下来分别从开放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制度因素三个方面探究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机制。第四章从综合角度探究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本章首先揭示中国产业结构特征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对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接着建立贸易均衡模型解释制造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和高技能劳动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利用2000-2010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高技能劳动错配以及出口贸易对创新的作用,结果显示高技能劳动错配和贸易抑制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第五章从开放经济角度探讨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机制。本章首先分析开放经济对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抑制作用的机理,包括技术—技能的不匹配、比较优势的固化以及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技术的两极分化。理论模型利用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开放经济下技能劳动稟赋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而对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部分分别利用国家1981-201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2000-2013年间31省际面板数据以及2000-2010年制造业细分行业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产业结构特征、进出口贸易以及资本投入与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六章从劳动力市场方面探究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机制。由于高技能劳动僵化导致高技能劳动的错配,造成中国两大部门特别是技能密集的服务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然后分别利用OP协方差和Hsieh&Klenow的全要素生产率离散方法度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高技能劳动配置效率,结果显示服务部门较之工业部门存在更高程度部门的的高技能劳动错配。第七章从经济制度角度探究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机制。本章首先综述相关文献关于制度及制度内生性对国家创新的影响,一个基本结论认为以政府指导性为主的制度模式对中国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然后构建中美比较模型,对比市场机制和政府指导机制两种制度对创新和高技能劳动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中国的政府指导模式,高技能劳动配置效率和创新产出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接着利用2*2生产模型解释高技能劳动和制度因素对创新的作用。最后利用1990-2011年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国家个体效应所代表的制度因素对创新的作用,结论支持制度因素是影响高技能劳动创新作用发挥主要因素。本论文得到三个基本结论:中国具有非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特征;国际贸易分工制约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劳动力市场导致高技能劳动错配。本文政策建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放松对高技能劳动配置的直接干预,二是政府加强创新和高技能劳动发展的配套制度和环境建设。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是基于中国模式的转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将高技能劳动与创新结合起来,从开放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技能偏向性经济增长的外部机制、微观机制和宏观机制,从而为中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战略的实现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自2007年6月1日我国《企业破产法》(下称“《破产法》”)施行以来,一方面使亏损及过剩产能的企业通过破产清算制度退出市场,另一方面使陷入困境但有重组价值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制度获得新生,有效地配置了资源,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但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重整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我国破产重整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在上市公司重整中强裁制度的滥用,备受学界的诟病。为了充分发挥强裁制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对于金融服务有巨大的需求,旅游业与金融业之间互动耦合是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必然趋势,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两个产业的辩证关系,科学测度其耦合发展水平,是推动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论文旨在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等模型,来有效评价恩施州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据此探索推动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论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在线教育脱颖而出,西藏自治区作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是当前西藏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西藏大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在线学习满意度情况,在线学习动机情况,在线学习态度情况以及如何提高、改善这些因素并进一步提高西藏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以西藏大学生在线学习现状作为研究范畴,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进行了现状研究,论文从影响在线学习的四个维度,学
2018年10月26日《刑事诉讼法》修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经过讨论而正式成为一项明确的法律制度,此举有益于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有助于改善司法资源紧张的局面。此制度适用的基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主动积极承认自己所犯罪行、接受刑事处罚,这就决定了其在认罪认罚的过程中必然与司法机关之间存在互动,两方会围绕是否积极认罪、如何接受处罚展开协商,这一核心要素表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包含着协商精神,其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基本体操项目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主城区部分幼儿园的领导、教师、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幼儿基本体操项目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基本体操活动时间不足,教师使用幼儿基本体操教材情况不理想,影响了幼儿基本体操在校园的开展;(2)幼儿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丰富,开展形式多样化,促进了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基
阅读是教师自我学习和提升的一种方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阅读有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一定程度改善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更公平、更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通过对拉萨市小学教师阅读研究,改善拉萨市小学教师阅读的现状,推动拉萨市小学教师的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促进拉萨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推进西藏基础教育改革和西
过度投资是指企业实际投资水平超出了预期内正常的投资水平,偏离了企业最优的投资状态。关于这种行为的成因,现有研究多数从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代理问题会引起管理者滥用企业自由现金而从事过度投资的机会主义行为,严重损害了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所以过度投资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传统研究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持否定态度,并不认为治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债务因素具有内在差异性。在这种同质性视角下,学者们主
虚拟性、高危性以及跨地域性等电子商务交易特征导致了传统法律制度在电子商务领域无法适用的冲突。正如美国一位法官认为,以现行法律适用于互联网的尝试就好似企图登上一辆正在行驶的大巴车一样冒险。面对电子商务给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带来的挑战,结合《电子商务法》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分析我国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着《电子商务法》适用范围界定缺乏精准性、《电子商务法》中有关消费者个
游泳现在是备受大众关注和重视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与此同时也作为必备的生存技能,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此时游泳的教学方法备受家长关注,蛙泳采用一次换气、一次完整的蹬腿和划水动作来循环衔接,是四中泳姿中最容易掌握的泳姿,学生能够在特定时间内学会游泳,并且通过游泳技能考核,学成新的技能已经日益重要和关键。本次研究分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来阐述。研究目的:结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选择游戏教学法
农村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依法平等地享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参与培训、接受教育等各项权利。2018年我国农村残疾人口为2709.4万人,约占残疾人总数2/3,农村残疾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农村残疾人数量庞大,生活水平低,需要国家为其创造一定的条件来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1)。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对残疾人群体的重视程度,出台了部分法律政策来保障残疾人群体就业权益的实现,但政府出台的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