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分析研究——以《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斯特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匈牙利音乐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很多,题材也是多样化,包括交响乐、声乐曲、清唱剧,但是占重要地位的还是钢琴音乐的创作。李斯特创作的《匈牙利狂想曲》虽然属于探索发展匈牙利民族音乐道路上初开的花,但它震动了世界乐坛,堪称是匈牙利民族乐派奠基性的作品,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经久不衰的盛誉。  该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李斯特及其音乐创作概述,第二章是《匈牙利狂想曲》套曲分析,第三章是《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分析,第四章是李斯特音乐创作的价值定位及其所蕴含的美学理念。  第一章是李斯特及其音乐创作概述。此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叙述了李斯特的生平及主要创作作品;第二节讲解了李斯特创作生涯中的三个重要创作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创作的重要作品;第三节主要对李斯特的重要贡献给予了肯定,并阐述了李斯特对后人在音乐创作上的重要影响。  第二章是《匈牙利狂想曲》套曲分析。此章亦分三节,第一节阐述了狂想曲的概念以及其体裁特点;第二节讲解了此套曲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理念,将匈牙利人民丰富的爱国情感和特殊的精神内涵发挥到极致;第三节讲解了此套曲所蕴含的民族审美特征,既体现民族性格,还表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使得乐曲的民族审美达到了最高境界。  第三章是《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分析。笔者通过两部分运用大量的乐谱从音乐技法本身对乐曲进行详细了分析。第一节是对乐曲的曲式结构及和声构建的详细分析;第二节是对乐曲的演奏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既体现了乐曲的细致度又体现了作曲家对演奏者的技法及情感弹奏的要求。  第四章是李斯特音乐创作的价值定位及其所蕴含的美学理念。笔者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出发,把李斯特的音乐与时代文化和生活、情感理念融合在一起,并进行了深层面的美学探究及分析。  李斯特为钢琴艺术的革新和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又与匈牙利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在浪漫主义强烈要求冲破束缚,寻求平等自由的思想的支配下,李斯特将对祖国为摆脱奥地利帝国统治的强烈民族之情,用匈牙利的传统因素渗入他的音乐作品之中,把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斗争武器,用它来号召所有受压迫的人们团结起来,为争取未来更为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奋斗。因此,十九世纪中叶兴起了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发展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为目的的匈牙利民族乐派。
其他文献
位于平遥县15公里处郝洞村中的镇国寺,于1997年与平遥古城、双林寺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镇国寺中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北汉时期,殿中五代时期的彩塑虽经过后期的重新修
纵观中国电影史,每个时代的每个导演都在不断改变着,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共同遵循着的一个原则——创新。自电影出现以来,女性这一形象就颇受争议。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者的经典
期刊
襄垣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有崇福寺钟楼、文庙大成殿、城隍庙、甘村李卫公庙、太平灵泽王庙等。在这些文物古迹之中有许多庙宇,而这些庙宇中有许多的戏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
明代楷书的发展经历了明代前期宋克小楷追古的昙花一现到馆阁体保守停滞不前,中期吴门书派以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等小楷高手的“入晋从心”使明代中期的小楷在书法史上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