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中继蜂窝系统调度算法研究及性能评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TE-A系统在数据速率、频谱效率、时延等方面具有比LTE系统更高的需求。为了达到LTE-A的性能要求,3GPP提出了多用户MIMO、多点协同、载波聚合和中继等增强型技术。其中,中继技术可以扩大网络覆盖、有效消除盲区、提高系统吞吐量,以及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已成为LTE-A系统中的研究热点。而中继的引入增加了新的数据链路,增大了系统的资源消耗,使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和分配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在中继增强的蜂窝系统中进行合理的资源调度以提高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中继技术并对中继蜂窝系统进行了概述,之后结合3GPP相关协议和提案,搭建了LTE-A TDD下行中继系统级仿真平台,为后文的调度算法研究奠定了基础,并重点阐述了各中继增强模块的设计,包括小区拓扑模型、无线信道建模、天线模型、用户生成和接入选择、接收上行反馈、资源调度模块、链路质量模块以及链路性能模块。其次,研究了传统蜂窝系统的三种经典调度算法:轮询调度RR、最大载干比调度MAX C/I和比例公平调度PF,并在建立的中继系统仿真平台上实现了这三种算法,仿真结果显示PF算法能获得吞吐量和公平性的折中,达到相对较好的性能。然后,重点研究了中继蜂窝系统的资源调度算法,分析了中继蜂窝系统中常用的自适应分布式比例公平ADPF调度算法,ADPF不能有效地保证backhaul和access链路吞吐量的平衡,公平性较差。随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缓存的两跳平衡分布式调度算法TBDRC。在第一跳调度时,基站根据中继的缓存信息自适应调整平衡backhaul和direct链路占用的资源块数目,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块公平性和传输吞吐量的目的。在第二跳调度时,中继根据各中继用户的传输块大小计算应该给各中继用户分配的资源块数目,避免了资源浪费,可以减少access和direct链路之间的干扰,提高用户公平性。并在建立的中继系统仿真平台上实现了ADPF和TBDRC算法。通过与PF和ADPF算法进行仿真比较,验证了TBDRC能通过平衡backhaul和access链路的吞吐量,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用户公平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吞吐量,能获得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的折中。最后,基于中继系统仿真平台和本文所提的TBDRC算法,从多方面评估了不同中继数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能够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等服务,是现代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GNSS在进行高空通信时往往会受到衰落和噪声
相比于单站SAR,双站SAR在军事应用、干涉应用、对地物的分类识别,以及在海洋应用等领域具有很多单站SAR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双站SAR成像算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是由分布在其中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的网络,节点通过相互之间的通信共同完成对网络中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的采
随着当今无线局域网的使用日益普及,一方面网络传输速率发展迅速,目前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率已经超过1Gbps,另一方面无线局域网所传输的业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加之与3G
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网络视频业务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网络视频业务虽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
近年来地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节能、降耗、减排成为了大势所趋。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日益壮大的网络规模,数以千万的基站数目,将通信行业的耗电量推向了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以及“物联网”概念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以2.45GHz频段为主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外刚刚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获得更大的性能优势,往往需要准确的估计出无线信道参数。目前常用的信道估计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基于训练符的信道估计方法、盲信道估计方法和半盲信
人脸检测是计算机确定待测图片中人脸的位置、大小的一种技术,同人脸识别相结合共同构成自动人脸检测与识别系统,在身份鉴别和权限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人脸检测与识别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作为对未来信息化影响巨大的技术之一,其研究前景广阔,应用空间巨大。在实际应用中,观测者最关心的就是传感器网络中特定事件的发生地点以及传感器网络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