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论文以硫酸铝和铝酸钠为原料,采用沉淀-溶胶-凝胶技术,制得的比表面积为160±30m/g,堆密度≤0.35g/cm,孔容积≥1.5cm/g,强度为10-20N/粒的大孔氧化铝载体.并运用XRD、SEM、BET和压汞法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工艺过程条件对氧化铝载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应用该载体制得的C-C长链烷烃脱氢Pt-Sn-Li/AlO催化剂,其催化反应性能已优于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硫酸铝和铝酸钠为原料,采用沉淀-溶胶-凝胶技术,制得的比表面积为160±30m<2>/g,堆密度≤0.35g/cm<3>,孔容积≥1.5cm<3>/g,强度为10-20N/粒的大孔氧化铝载体.并运用XRD、SEM、BET和压汞法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工艺过程条件对氧化铝载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应用该载体制得的C<,9>-C<,15>长链烷烃脱氢Pt-Sn-Li/Al<,2>O<,3>催化剂,其催化反应性能已优于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人们致力于研发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以及高容量的储能器件。在众多储能器件中,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传统的储能器件,以较快的充放电效率、高的功率密度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等特点吸引了广泛关注。如何寻找一种廉价易得的碳源,合成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需要攻克的难题。石油沥青作为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多环芳烃在热处理中易于芳香化,转化成易于电子和离子传输的碳片或
为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提高采油率,聚丙烯酰胺在三次采油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高粘度的含聚污水却很难处理或回用。作为新兴绿色的水处理工艺,光催化降解逐步被人们所关注。尽管卓有成效,但对紫外光的要求较高,当前可见光下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工作鲜有报道,对此本文通过简单煅烧的方法制备出光催化剂用于可见光降解聚丙烯酰胺,为光催化降解含聚污水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氧化石墨烯与三聚氰胺混合后
在化工分离过程中,传统有机溶剂存在易挥发,污染环境,能耗高等缺点。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低转变温度混合物(LTTMs)作为一类新型绿色溶剂由氢键供体和受体构成,具有蒸气压低、合成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萃取分离过程,但由于其种类繁多,针对特定的分离体系,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选取适宜的LTTMs。同时为深入了解LTTMs的微观特性及分离机理,更好
该文进行了阻燃剂纳米SbO粒子制备和双(4-甲撑-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磷酸三聚氰胺盐(Melabis)的合成,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DT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利用盐酸体系制备SbO粒子,方法简单但存在着粒度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利用醇盐水解体系制备出了粒径为30~40nm的SbO粒子,利用正交实验法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它克服了单纯无机粒子不易加工,有机高分子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等缺点,在协同效应下,能够得到比无机粒和有机高分子更新、更优异的性能,已成为材料研究热点和重点.通过该文的研究获得了一种制备基于共价键结合的聚合物/无机物复合乳胶粒子的方法,并成功放大到500升釜规模,为进一步实现通过乳液聚合制备PMMA/SiO复合粒子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纳米材料,由于可以提供较多的反应活性中心,因而在光催化裂解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以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KLaTiO为研究对象,考察原料TiO粒径对KLaTiO的层板结构,以及其酸交换,烷基胺的嵌入过程的影响.在制备实验中,利用硬脂酸法方便快速,反应物前驱体均匀混合的特点,首次成功制备了超细的KLaTiO;在酸交换过程中,发现了超细KLaTiO的剥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