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本实验室从福建省漳浦县一养殖场的发病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中发现并纯化了一种二十面体胞浆型病毒,初步鉴定是一种虹彩病毒,暂命名为红螯螯虾虹彩病毒(C.quadricarinatus iridovirus,CQIV)。本论文利用提纯的CQIV人工感染红螯螯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通过透射电镜技术对CQIV的组织细胞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QIV的感染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且在红螯螯虾、克氏原螯虾和凡纳滨对虾中是一致的;CQIV能够感染结缔组织细胞、鳃上皮细胞和造血组织细胞并在细胞质中大量增殖,说明上述细胞是CQIV的主要靶细胞;大多数的血细胞并不能感染虹彩病毒粒子;CQIV也不能感染心肌细胞、施万细胞、肌细胞、肠上皮细胞、肝胰腺R细胞、肝胰腺B细胞、肝胰腺F细胞、触角腺迷路细胞和卵细胞。另外本论文通过喂食含CQIV虾肉的方法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攻毒,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CQIV能经摄食感染凡纳滨对虾。此外,本论文以凡纳滨对虾和克氏原螯虾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感染途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摄入含病毒的虾肉以及生活在含病毒的水体中均能够导致对虾感染WSSV;对克氏原螯虾而言,生活在含病毒的水体中并不能有效被WSSV感染,摄入含病毒的虾肉才能被WSSV感染;喂食带甲壳的含病毒虾肉比不带甲壳的虾肉更有效感染克氏原螯虾,并且喂食量与WSSV的感染正相关。进一步以红螯螯虾为研究对象,在电镜水平上研究WSSV感染的组织细胞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造血组织细胞、鳃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是病毒感染的主要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