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健康体适能是体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维持或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缺少针对7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从健康体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检验、评价标准的初步建立、评价指标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制定出适合高龄人群进行测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高龄人群的体质监测、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完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两轮Delphi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取100名(男、女各50名,分为70-74岁组、75-79岁组、80-84岁组和85岁以上组)7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测量,从指标的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区分度进行检验;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式,选取1140名7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测试,获取有效样本789名,依据有效样本的测试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法进行数据建模,并初步建立评价标准;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身体成分对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确定身体成分指标的适宜界值,通过实地走访,收集240名70岁以上高龄老人最近一次的健康体检结果,作为验证适宜界值科学性的依据;采用高龄老人体力活动问卷、SF-12健康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我国不同地域7个城市高龄老人的体力活动和生活质量状况,探讨体力活动、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建立健康体适能对健康状况的预测模型。结果:(1)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为86.7%和73.1%,经过两轮咨询,专家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威度系数为0.86和0.83,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67(2c=78.31,p<0.01),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81(2c=84.33,p<0.01)、0.79(2c=74.54,p<0.01)、0.74(2c=71.32,p<0.01)、0.76(2c=72.47,p<0.01)、0.51(2c=34.48,p<0.01);按照指标筛选原则初步确定身体成分、肌力与肌耐力、柔韧性、心肺功能和平衡能力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测量指标。(2)经信度检验,测试指标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767-0.954(p>0.05)之间,表明测量指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Bartlett球度检验,KMO值为0.719(p<0.01),可以认为指标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其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4个,所得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是5.113,3.917,2.435,2.128,其累计解释变量达到61.8%;经区别度检验,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区分由于年龄、性别特征和不同测试水平导致的差异(p<0.05),经专家讨论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测量指标。(3)不同性别之间,女性BMI、腰高比均值高于男性,柔韧性好于男性,男性肌力、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好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血压、安静脉搏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且没有随年龄增长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其余指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其中75-79岁组与80-84岁组比较,柔韧性、肌力、心肺耐力变化幅度最大,除70-74岁与75-79岁组外,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标准比较,我国高龄老人的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数值较大;与美国老人健康体适能评价常模比较,我国高龄老人柔韧性评价常模数据波动幅度较大,肌力、平衡能力、心肺耐力评价常模数据波动幅度较小。(5)随着BMI的增加,患高血压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随着BMI、腰高比的增加,患高血脂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随着腰高比的增加,患糖尿病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随着腰围、腰高比的增加,患心脏病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其中风险增加最为明显的比值比位于P90处;采用ROC曲线确立的BMI、腰围、腰高比的适宜切点所对应的百分位置为P50~P75;以适宜切点划分形成的肥胖组与正常组其生理生化指标水平和疾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高龄老人锻炼的时间主要为0.5~1h/次(42.5%),强度主要为中小强度/次(41.6%),频率主要为6~7次/周(79.2%);男性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长得分出现下降,其中70-74岁组与80-84岁组、85岁及以上组比较,75-79岁组与85岁及以上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体力活动组的健康检出率为69.8%,中体力活动组为66.8%,低体力活动组为56.4%,且高、中体力活动组与低体力活动组的健康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本研究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建的指标测量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反映高龄老人的健康体适能状况。(2)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其中75-79岁组与80-84岁组的比较,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提示我们要重点关注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体适能。(3)依据测试数据特点制定了不同性别的身体成分评级标准及不同性别、年龄的肌力、心肺耐力和平衡能力评价标准。(4)身体成分相关指标对预测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价值,其确立的适宜界值可以作为诊断相关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标准。(5)规律的体力活动和较高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对高龄老人健康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效益;构建的健康体适能回归方程对高龄老人健康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健康体适能对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