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福利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强烈。然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纷繁复杂。居民家庭要想在金融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其金融知识水平的高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知识水平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投资者有效运用自身金融资源,为其创造更多财富的知识和能力。金融知识水平对投资者的家庭金融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在2017年6月公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大部分省份居民的金融知识较为欠缺。现有文献大多致力于探讨金融知识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对于具体获利情况鲜有涉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基于金融知识角度,力求探究金融知识水平对金融资产持有行为及投资获利的影响。本文使用北京大学于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用分数加总法和因子分析法两种方法构建了金融知识指标,运用probit以及OLS回归等多种方法,详尽地研究了金融知识对金融资产持有行为及投资获利的影响。研究的结论主要如下:(1)我国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居民对基础性的金融知识掌握得较好,而对于更具专业性的金融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我国居民多样化配置金融资产的思想并未深入,投资收益情况不尽如人意。本文还发现,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也能促进居民积极参与金融市场,提高家庭的投资收益。(2)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是否持有金融资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知识能够显著促进居民家庭对金融资产、风险性金融资产以及无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3)运用OLS回归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投资获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在6分以上时,其金融知识水平越提升,金融投资的收益率越高。按金融知识分布的投资收益率呈“U”型,投资收益率最低的群体是处于中间金融知识水平的投资者。本文研究发现:金融知识越提升,越能促进家庭持有金融资产。且当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金融知识越丰富,其金融投资收益率也能相应提高。因此,本文建议应当重视推进金融知识的普及,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居民自身也要注意主动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金融知识水平,增进家庭财富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