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提高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质量作为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凸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革新的共同主题。在我国,随着各项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教师职业开始备受青睐。尤其近年来,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有了相对提高,教师宽松稳定的工作环境,诱人的假期生活成为超越其他职业的亮点。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上从事教育的职业道路,但如何科学地预测他们身上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专业效能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作为衡量教师资格的基准和教师教育的行动指南,自实施以来,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促进教师教育的规范化速度、提升教育质量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显而易见的作用。但需要我们清楚看到的是,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起步晚,发展慢,未来还有许多努力与改进的空间,汹涌的历史潮流、迫切的现实诉求推动着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步伐。 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国家,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实施近两百年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美国,以书面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师资格认定方式普遍受到人们的质疑,批评者认为传统的教师资格认定方式通常不能有效识别真正胜任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候选人,也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教师效能,缺乏预测效度。为满足人们的强烈诉求,美国以“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评价尺度的新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酝酿中产生。新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体现了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实践取向,以教学实践为核心尺度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能够更好地测量教师的教学决策与实践能力,可以为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采用文献、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深入挖掘美国以“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评价尺度的新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产生的深厚背景的基础上,试图从资格认定机构对申请人的资格限定、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设计三个方面,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实践取向进行阐述和剖析。鉴于美国新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效应,本文以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发展历史为基础,以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目的,从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建立多级别、多类型的教师资格证书体系、建立专业的教师资格认定团队、打破教师资格的终身有效性、规范教师资格的融通性、在教师资格认定中尝试引入表现性评价以及将表现性评价拓展应用于教师教育实践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建议。借鉴美国新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有益经验,提出优化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些许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