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意义为语言研究核心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自问世以来,就成为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翻译、建构翻译理论的思想依托和源泉,他们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及物性、语气、情态和衔接系统等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推动了译学研究向前发展。虽然语法隐喻理论和等效对等翻译理论分别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研究两大领域占据着显要地位,众多中外学者著书作文就语法隐喻及等效翻译的性质、类型、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展开激烈讨论,但有关两大理论之间的密切关联和如何将两大理论结合以有效指导翻译实践的论述却不够全面深入,不够充分细致。因此,本文旨在国内外学者对语法隐喻广泛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汲取营养,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和逆转换翻译思想,从英译汉(化隐为显)和汉译英(化显为隐)的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和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灵活处理概念隐喻子系统中的各种语法隐喻(过程隐喻、名词化、动词化),如何在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的周折应变中,尽可能把双语转换时意义和风格的流失减少到最低,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通过语法隐喻理论和等效翻译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互补作用进一步证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重大实践意义。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言,先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密切关系引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再通过文献概述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然后就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进行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为理论背景,较全面地论述了语法隐喻理论和对等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将建立在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及逆转换思想之上,为随后系统阐述各种语法隐喻的功能对等翻译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由韩礼德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纯理功能学说导出语法隐喻的三大类型(概念隐喻、人际隐喻与语篇隐喻)。但囿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笔者仅将文章的焦点锁定于概念隐喻子系统下各种语法隐喻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并分别从英译汉(化隐为显)和汉译英(化显为隐)的不同角度出发,论述如何具体运用“逆转换”理论实现对过程隐喻、名词化和动词化从理解到表达的功能对等翻译。
第四部分为结束语,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