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传递的历史城市保护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四年的历程,但是至今仍然缺少对较为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本论文从重新解读国内外历史城市保护的历程开始,反思现阶段历史城市保护中的不足和若干突出问题,指出历史城市保护的实质在于真实历史信息的有效传递。由此,论文通过借鉴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城市规划本身的若干理论,阐述历史信息的传递过程、实质、特征和历史信息传递对历史城市保护的启示,即基于信息传递的历史城市保护方法。保护方法在信息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时间、空间和逻辑三个方向上的分析,确立了历史信息的结构化分析思路,建立历史信息系统,并指出在城市宏观层面、规划至设计层面、设计至空间物质层面以及信息反馈四个层面上历史信息传递的特征,建立了以历史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结构化分析、整体性规划、导则编制、信息传递的空间物质化过程以及公众参与六个阶段为主要特征的历史城市保护方法。论文最后,结合杭州历史城市的总体分析和杭州城市设计导则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历史信息传递的城市设计导则的具体方法及相应措施,并探讨了方法的实践运用和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本论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上篇实践项目图纸以及下篇工程研究报告。  实践项目为南京市丁家庄二期A13地块居住区级社区中心的建筑设计,由建筑表现和工程图纸组成。  鉴于当下
庐山是江西惟一的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首批5A级旅游区,在中国的诸多名山中,庐山是仅有的山上有“城”的名山之一。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上山旅游的人数逐年递
本文以一体化建筑立面为研究对象,从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阐释与限定,并选择成都市近十年开业的商业为参考案例,以成都市为例,减少了一些地域性因素对一体化设计的
都市设计的观念,源自于美国纽约,藉由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具体条文规定,对特定区域的都市设计内容加以审核,也因此一打破僵化法令的弹性作法,使得城市规划管理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众多,但能够完整保存下来为极少数,而西南地区现存的历史文化名镇的数量却不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西南山地历史文化名镇的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功能上也
近三十年来,传统的标准图套用及大院按阶段设计的二维模式随着日新月异的建筑形式及空间的发展,已经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建筑设计的需求。传统的经济、实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注
建筑遮阳作为一项被动式技术手段,以低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技术三种形式存在。本文对其的研究和再认识,首先基于观念上的重视,其次才是方法上的研究。建筑遮阳这种形式语言,其美在
信息时代的到来、消费文化的滋生、社会模式的转型,为传统的建筑学思想带来了猝不及防的巨大影响。“形式追随功能”的信条被“形式追随资本”所取代,“坚固、实用、美观”的建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建设成就是其近百年发展成果中最重要、最灿烂的部分,而稳定有效的建筑控制是贯彻这一历程的首要因素。论文以公共租界建筑法规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