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决策中框架效应及确定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描述方式可以导致决策者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偏好,该现象被称为框架效应。展望理论运用S状的价值函数和非线性的权重函数解释和预测框架效应。确定效应即在决策判断中,比起最初可能的影响人们常常偏好确定性的结果。 本研究以广州地区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为被试,以保险投资为背景设计风险决策问题。该研究中所有实验均采用2×2×3因子设计,目的在于考察框架效应与确定效应对决策判断的影响,不同被试、不同的损益背景、不同的概率水平影响效用。由于加入了确定效应,是否会改变框架效应已有的研究结论。揭示确定效应及框架效应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方式。通过对被试风险偏好类型的判断揭示个体特征因素对决策者行为倾向的作用。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与企业员工的风险决策行为存在差异,大学生存在框架效应;而员工则不存在框架效应。其次,在小概率条件下,确定效应对被试风险偏好特征影响显著;中等及高概率条件下,框架效应对被试的决策行为影响显著。人们的选择性偏好会随着概率变化而发生改变,这说明对风险决策的研究应该区分不同的概率条件。风险中立型假设的存在进一步丰富了对人群特征类型的划分。保守型大学生比冒险型更容易受到框架方式和确定性因素的干扰。男性员工对得益更敏感而女性则对损失更敏感。
其他文献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污水排放标准不断紧缩,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以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的阶段进入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阶段,以控制富营养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在实践中已显现出一些弊端,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补充的“三结合”模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
研究背景:肢体缺血可由多种血管疾病引起,如动脉阻塞、动静脉瘘(严重窃血)、动脉瘤(压迫)等,而在众多引起肢体缺血病种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阻塞最常见,也更容易发生严重肢体缺血,甚至
目的:探讨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在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两个指标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随机筛选29名高中生作为受试对象,其中14名男生,15名女生。使用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大幅度转移,浙江企业所处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能否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家队伍素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浙江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日益显现其不足。因此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使绩效评价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绩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传统的企业效绩评价
通过对上海地铁交流电动列车踏面剥离现象的分析,指出交流列车制动系统中动车、拖车制动力分配不合理是导致车轮环状剥离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建议。
《北京宪章》指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环境趋同,文化的多样性逐步消失。”作为南京古都标志性载体的南京明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