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影响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相论"是其思想的核心,该文主要着眼于柏拉图后期著作,在简要概述其前期"相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相论"自身发展的两个走向,即"通种论"和理性有神论.第一章简要介绍柏拉图生活的背景,和当时的两大社会思潮:自然哲学和智者派哲学.柏拉图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哲学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城邦正义.第二章简述柏拉图前期"相论"梗概.柏拉图由寻找事物的普遍"定义",到把"定义"当成一种可以脱离事物的实体存在,提出"相"是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形成"相"的目的论.第三章以《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为文本依据,分析柏拉图对前期"相论"的反思与批评,指出"分离"说、"分有"说以及"相"的目的论所遭遇的矛盾和问题.第四章是该文的重点之一.主要通过分析《巴门尼德篇》的"八组推论"和《智者篇》,重点探讨柏拉图"相论"的转向之一:"通种论",即一种概念的辩证法."通种论"对中期"相论"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第五章是该文的又一个重点.主要梳理柏拉图"神"的含义,旨在说明柏拉图并未因采用"通种论"而放弃"目的论",而是对"相"的目的论进行改造,并隐约指涉了以"相"和"奴斯"(理性)合一为特征的"神"的目的论.决不可把柏拉图的"神"与犹太-基督教的"神"(上帝)相等同,但柏拉图《蒂迈欧篇》中对"神"(δημlovργoζ)的描述几近犹太-基督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