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未知小鲵进行物种鉴定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种鉴定是是判断生物亲缘关系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区分物种,特别是那些珍稀濒危以及具有经济意义的重要物种,因此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1月,在衡阳市岣嵝峰的王马凼发现了未知的两栖动物,经外形的可数性状特征与可量性状特征的比较鉴定,初步判断为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Urodela小鲵科Hynobiidae小鲵属Hynobius的物种。对于两栖动物的物种鉴定,除借助外形特征外,还需要对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的解剖,甚至利用生物化学的手段,从分子水平进于DNA鉴定,才能准确的判断一个物种的分类地位。经历史资料查阅获悉,小鲵科在湖南省区域内仅发现2种,即分布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八大公山国家级保护区黄斑拟小鲵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和分布于永州市祁阳县祁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挂榜山小鲵H. guabangshanensis,岣嵝峰不曾记录有小鲵分布。从地理区域上判断,祁阳的挂榜山与衡阳的岣嵝峰属于同一山系,岣嵝峰发现的物种极有可能与挂榜山小鲵有关系。对于该物种的判断,不仅仅关系到它的身份确定,还涉及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和进化规律。鉴于此,我们除进行了传统的形态特征比对外,还作了野外实地调查,对其生活习性、环境生态以及周边人为活动做了系统调查。另外,还利用线粒体DNA CO I基因序列保守性的特征,利用TaKaRa公司的试剂盒对所采组织进行了总DNA的提取,然后设计了特殊的引物,利用PCR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了扩增,最后经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测序,获得了岣嵝峰小鲵的CO I590bp基因序列片段。从而弄清了该小鲵的真正分类归属,以及该小鲵在岣嵝峰的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为该物种的分类地位的确定和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最终确定发现于衡阳岣嵝峰的小鲵为挂榜山小鲵H. guabangshanensis。2.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在岣嵝峰仅在岣嵝峰的王马凼有分布。3.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我们推断该地挂榜山小鲵可能系人为带入所致。4.通过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将传统分类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会使分类鉴定结果更为准确可靠。5.对于挂榜山小鲵人为引进至岣嵝峰的原因及后果做了详细分析,呼吁人们不要盲目人为引进。6.针对挂傍山小鲵这种濒危物种,结合其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建议。
其他文献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现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存在风险的因素就更加多一些。因此,认真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是经营好企业的关键,本文通过作者的经历谈了应该如何防范
胃间质瘤(GST)是一种未定的多潜能的间叶组织来源的黏膜下肿瘤,具有低度恶性潜能[1]。GST多数缺乏早期的特异性临床症状,容易被忽略,传统上多采用腹腔镜或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
在实践中,诉讼欺诈行为表现为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图诱导或者已经诱导人民法院误判,依靠法院的强制力达到其非法目的的行为。由于诉讼欺诈行
本文综述了双稠吡咯啶生物碱毒性、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讨论了双稠吡咯啶生物碱野百合碱在我国的研究情况及最近在美国试用的抗肿瘤新药 indicine 氮氧化物的临床近况,介绍
由于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目标不可达和局部极小值点问题,在有多个障碍物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导致无法路径规划。对人工势场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激光传感器测距模型和Wi
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 TM)遥感信息,对皖东南圩田进行了图型结构研究,发现该区圩田具有四类结构特征:田字形图型、多边形图型、羽状水网图型以及直蒂块状图型结构.田字形圩田体系具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管理在耐多药肺结核诊治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 ,实验
目的观察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的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和可能的组织学起源。方法收集3例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光镜观察,采用EnV
本文根据教育心理,从情感兴趣、自信心、自觉性等角度阐述了上好新课程“第一堂课”的方法。
对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尚达不到布鲁氏菌病(布病)诊断标准的有接触史和布病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检测IgG>100 U/ml时,对患者进行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