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实现国家整体脱贫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致力于教育扶贫。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要“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就是说要想实现脱贫就要先从教育抓起,要打开青少年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由此可见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多年扶贫实践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意识到了教育扶贫性,但很多落后地区的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这需要对其有针对性的做深入研究和分析,将所得的结论作为参考,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指引,加快实现脱贫的速度。我国基于《中国教育扶贫报告》公布了首部中国教育扶贫蓝皮书,从中可以了解到,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其成就举世瞩目。不过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实践及其效果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而有效的改善,教育扶贫政策的执行过程更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完善。本文以H市为例,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系统性的阐述;其次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然后结合H市教育扶贫基本情况、贫困人口对教育扶贫的认知以及H市教育扶贫实践为基础,分析了H市的教育扶贫面临的困境;紧接着从扶贫对象识别、教育扶贫帮扶措施、扶贫管理本身等层面论述H市教育扶贫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解决H市教育扶贫问题的建议,包括构建精准识别机制、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健全精准管理机制等三个不同方面来强化H市教育扶贫效果。虽然政府部门这几年一直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希望所有公民都可以相对均等的享受公共服务,但是教育扶贫这项工作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想要找出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当地政府深入分析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实践探索,本文旨在为今后教育扶贫的政策制定及执行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