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教育哲学视角,沿着理念——创造——创造教育这一逻辑线索阐述创造教育应有哲学的理念。探讨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既是创造教育实践的呼唤,也是创造教育研究现状的要求。 不能简单地把创造教育定位在功利的、物质化的层面,而应该是对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的唤醒;也不能简单地把创造教育理解为对创造力和创造技能的教育,虽然它们也是创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创造的哲学理念的阐述为逻辑起点,进而论述了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创造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广泛的外延:1.凡个人或组织,首次新问题的解决或首次有价值事物的形成,都是创造;2.创造是人人都能够而且应该从事的活动;3.创造的领域极其广阔,创造的结果种类繁多;4.创造具有积极与消极两种价值;5.创造更是一种具有精神价值的活动;6.创造是一种智慧活动。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是:1.创造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2.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创造教育的出发点;3.“育德”是创造教育的灵魂;4.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创造教育的终极目的;5.培植创造精神是创造教育的关键;6.用智慧统帅知识是创造教育的追求;7.坚持创造的实践观是创造教育的根本。创造教育,乃至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在民众追求教育的公平、效果和效率的动力推动下,从对一般性的"托幼机构教育是否利于儿童发展"问题的分析,逐渐深入、具体为对"
作为我国课改的亮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一开始就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并在理论探讨、理念阐释、课程实施等方面产生了众多研究成果。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早
我来自山西省一个小县城绛县,能够参加这么高规格的会议,我倍感荣幸。我女儿11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我是一名新教育萤火虫义工,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今天我发言
最近,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0》,再次跟孩子们谈起了'文章不厌百回改',不禁引起了笔者对学生修改作文的再度思考。当打开学生作文本的时候,就
期刊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预算等一系列渐进式改革探索,在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积极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等方面均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