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里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三杰”之一,他的一生是短暂却灿烂的。贝里尼在音乐上继承了罗西尼式的音乐风格,以其鲜明的创作特性,维护了自己追寻民族音乐的原则,并在罗西尼和威尔第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和连接作用。贝里尼的作品拥有着华丽优美的旋律,是对斯卡拉蒂创作“黄金旋律”的延续,他创作的旋律贴合声乐的表达需求,气息要求绵长而悠远、旋律动机完美契合且偏爱运用装饰音来修饰歌唱的技巧性,旋律的优美和富有歌唱性是他对音乐最强烈的追求。贝里尼欣赏极富诗歌性的歌词,仔细琢磨语言的内涵,让他的音乐中体现出犹如诉说般自然的音乐调性,同时还有着广阔的音域和灵活多样的节奏等极具歌唱性的特征,便于歌唱家们发挥自己独特的声音魅力以及展示自己高超的声乐技巧。将旋律与花腔融合的恰如其分,将歌词与音乐完美结合,体现出他对音乐强大的创造力和掌控力。他的作品中所传达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是和谐美好的、又是融汇浓郁民族特性的,也正是他这般独特的创作理念,为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基本规则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以贝里尼的三首女高音咏叹调为例,综合浪漫主义时期的背景以及艺术特征,通过对三首女高音咏叹调曲式、歌词伴奏、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剖析,并结合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演唱体会对贝里尼音乐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本文的价值在于对贝里尼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风格分析之后,能够促进其他演唱者更好的把握贝里尼女高音咏叹调的风格,从而完善演唱者们对于咏叹调中音乐技巧的表现力,更好的发挥出演唱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以及基于故事背景中对人物情感的体会和表达。本文将依据浪漫主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的艺术成就为基础,再细分出贝里尼个人的艺术特征。从以下四章对贝里尼女高音咏叹调进行比较分析:一、通过了解作曲家贝里尼的生平经历与其在接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个人风格;二、简单的概括贝里尼的三首代表性女高音咏叹调;三、总结贝里尼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风格;四、对实际演唱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