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信息网络化已成为趋势,在此背景下,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也日益增多,公共危机已成为公共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不仅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思想转型的集中体现,是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容应对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在某些领域和个别地区甚至成为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如何提升应对危机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公共危机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已成为政府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的危机意识是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起点,关系着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成败。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最可怕的不是突发公共事件本身对社会的破坏力,而是人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另外,政府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也没有成熟的危机理念,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不是采取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而是仅仅当做一种日常简单管理,随其发生而再应对。另外,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认识不够,对突发公共事件是否发生及对社会的破坏力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概率不大,没有从心理上去重视。因此,一旦爆发突发公共事件,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一些大的公共危机事件,往往是由突发性事件演变而来,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突发性事件,预防突发事件转化为公共危机事件,既是现实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均不同程度地涉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研究,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成因和处置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预防机制建设和预防小的突发事件向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转换的问题,缺少专门地、深入地专题探讨和分析。各级管理机关在执法及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也缺少对小的突发性事件的防控研究与关注,没有总结出规律,提出一些相应的处置措施。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如何认识、如何应对、如何化解这些突发性事件,发现其中的规律,指导最基层执法部门依法处置、有效应对,从而制止事件的蔓延、控制事态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拟围绕近年来河南省内发生的一些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进行讨论,以这些事件为切入口,从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内涵入手,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多层度研究,包括对其内容的解释、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以及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找解决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的对策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