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在脑出血早期使病情加重的危险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六期)、Embase(1980年-2013年)、Medline(1950年-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年-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年-2013年)、万方数据库(1978年-2013年)、中文生物医学会议文献数据库(CMCA,1994年-2013年)等。手工检索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等相关杂志,收集全球有关研究铁沉积影响脑出血早期预后的观察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定性评价和倒漏斗图分析。在Meta分析过程中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0软件进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检验水准为α=0.05,估计综合评价指标95%的置信区间。 结果:本系统评价共纳入3篇已发表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 (1)研究期间随红细胞的降解,血清铁蛋白含量的增加,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明显增大:①血清铁蛋白增加倍数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倍数相比[OR=0.40,95%CI(0.35,0.4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期间二次出血率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无明显相关,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变化明显相关:①二次出血率与血清铁蛋白增加倍数相比[OR=0.87,95%CI(0.57,1.33),p=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二次出血率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倍数相比[OR=0.36,95%CI(0.26,0.4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期间病死率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变化均明显相关:①病死率与血清铁蛋白增加倍数相比[OR=0.32,95%CI(0.12,0.90),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病死率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倍数相比[OR=0.13,95%CI(0.05,0.3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期间患者体温变化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变化无明显相关性:①体温较基础体温增高的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倍数相比[OR=0.93,95%CI(0.78,1.10),p=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铁蛋白作为体内铁负荷的指标,与脑出血水肿体积的变化呈明显正相关;早期及时监测血清铁蛋白的指标可以早期发现并预防脑水肿引起的神经损伤,从而改善脑出血患者早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