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信息量的急剧增加,网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加入。其中,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广大中学生,面对互联网构建的世界,他们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成为了网民中数量上升最快的一个群体。对学校教育而言,网络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给学生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导致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冲突并且失衡,它直接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危害着广大的中学生。据最新调查显示,各种各样程度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必须承受来自学习任务的压力和家长期望值过高所施加的压力,且个别老师教育方法不得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导致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同时由于中学生生理及心理发育处于“微妙而敏感”的阶段,而教师又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无暇顾及”,致使大量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求助”途径去“自救”。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恰当地引导中学生,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与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结合起来,促进其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如何加强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卷入与心理幸福感、将网络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等应用性的研究,正逐渐走进研究者的视野。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概况、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网络环境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与成因分析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主要包括:在网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在网上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测验系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在网上开展心理交流与讨论等。基于以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拟构建的完善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平台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三大主要功能模块。同时,针对下一步如何深入开展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普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等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有关建议。整篇论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调研、访谈、观察、测试和亲身实践撰写而成,期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能为同行提供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