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标记结合液质联用方法在检测HIV-1病毒感染细胞中胞嘧啶修饰的应用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DNA/RNA上胞嘧啶5位甲基化及其氧化衍生物修饰建立高灵敏度的化学标记结合LC-MS(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HIV-1病毒感染与不感染THP-1细胞和TZM-bl细胞胞内DNA/RNA胞嘧啶5位甲基化及其氧化衍生物修饰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表观遗传修饰在HIV-1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影响和作用打下基础。方法:我们选用BDEPE(2-Bromo-1-(4-diethylaminophenyl)-ethanone,2-溴-1-(4-二乙氨基-苯基)-乙酮)作为衍生化试剂对DNA/RNA胞嘧啶5位甲基化及其氧化衍生物修饰进行标记,提高目标分析物在质谱检测中的响应,从而对感染与不感染HIV-1病毒的细胞胞嘧啶修饰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首先,我们以5-md C(5-methyl-deoxycytidine,5-甲基脱氧胞苷)、5-mr C(5-methylcytidine,5-甲基非脱氧胞苷)和5-mr Cm(2-O-methyl-5-methylcytidine,2-氧甲基-5-甲基非脱氧胞苷)的标准品作为修饰代表与BDEPE进行衍生化反应条件的逐一优化,得到最合适的反应条件。同时优化检测目标物标记产物的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建立针对胞嘧啶修饰的化学标记结合LC-MS的高灵敏的分析方法。然后建立HIV-1IIIB-TZM-bl细胞感染模型和HIV-1 Bal-THP-1细胞感染模型,在HIV-1病毒感染细胞3天后收集细胞样本,采用Trizol法分别提取细胞内的总DNA和总RNA,然后取一定量的DNA和RNA酶解成核苷,通过GCB-SPE(graphitized carbon black-solid phase extraction,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的方法对酶解后的样品进行除盐后,分别将其和衍生化试剂BDEPE进行衍生反应,最后运用UPLC-QTOF(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和UPLC-Qq Q(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对这两个细胞模型的样品进行DNA和RNA胞嘧啶甲基化及其氧化衍生物修饰的高灵敏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最后使用统计学方法T检验分析比较HIV-1病毒感染细胞前后胞嘧啶各修饰含量的变化。结果:1化学标记结合LC-MS分析方法的建立结果:1.1衍生化试剂BDEPE和DNA/RNA修饰核苷的最优反应条件为:200μL的ACN(acetonitrile,乙腈)反应体系中含有2m M衍生化试剂BDEPE、4m M催化剂TEA(triethylamine,三乙胺)以及反应底物,在60oC的反应温度下水浴反应6小时。衍生化反应转化率良好,各种修饰的转化率达90%以上,并且衍生化产物在反应后48小时内稳定。1.2 GCB-SPE除盐:DNA/RNA酶解为核苷后需要通过GCB-SPE除盐后方能与BDEPE进行衍生化标记反应。经过计算,目标物经过该法除盐后回收率达85%以上,说明目标物经过GCB-SPE的回收率良好。1.3液质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流动相条件我们选用0.1%的甲酸水溶液(v:v)和乙腈溶液作为色谱分离的流动相A相和B相。液相分离后,我们采用高分辨质谱的全扫描模式采集,获得目标物标记产物的精确分子量,通过与标准品标记产物的保留时间和精确分子量对比,对实际样品的目标物进行定性分析。再采用Qq Q的MRM模式对每个样本中的12个目标物的标记产物进行定量分析。1.4化学标记结合LC-MS分析方法检测:通过BDEPE衍生化标记,修饰核苷的液质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5-666倍,在没有进行衍生标记的细胞样本中只能检测到5-mr C、5-fr Cm和5-hmd C这3种含量较高的修饰,而衍生后可以在细胞样本中检测到12种目标修饰核苷。并且5-md C,5-hmr C,5-fd C、5-cad C、5-mr C和5-mr Cm在1/10~6-250/10~6(/10~6G)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趋势,其相关系数(R)均高于0.99,因此我们可以对这几种修饰进行准确定量分析。2 HIV-1病毒感染细胞前后的胞嘧啶修饰的检测结果:2.1 HIV-1 Bal毒株感染THP-1细胞3天后的细胞内胞嘧啶及其氧化衍生物修饰结果显示: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大多数目标修饰物的含量呈不同程度降低,其中5-md C的含量从2.842个修饰/10~6d G降低至0.106个修饰/10~6d G,约降低了27倍;5-hmr Cm的含量从0.477个修饰/10~6r G降低至0.043个修饰/10~6r G,约降低了11倍。经T检验分析显示,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5-md C、5-hmd C、5-fd C、5-mr C、5-fr C、5-hmr Cm和5-fr Cm这7种修饰的下调具有统计学差异。2.2 HIV-1 IIIB毒株感染TZM-bl细胞3天后的细胞内胞嘧啶及其氧化衍生物修饰结果显示: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与THP-1细胞类似,大多数修饰的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经T检验分析显示,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5-md C、5-hmd C、5-hmr C、5-fr C、5-hmr Cm和5-fr Cm的含量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化学衍生标记结合LC-MS的检测方法,提高了质谱检测胞嘧啶修饰核苷的灵敏度,在细胞样品的DNA和RNA上同时检测了胞嘧啶的12种目标修饰物,并且该方法适合于不同来源生物样本的DNA和RNA胞嘧啶修饰的检测分析。运用该方法,我们对HIV-1病毒感染细胞的胞嘧啶5位甲基化及其氧化修饰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染毒组与对照组中12种胞嘧啶修饰的含量的比较,发现HIV-1 IIIB和HIV-1 Bal毒株分别感染TZM-bl和THP-1细胞后,会引起细胞中DNA和RNA上的多数胞嘧啶修饰含量较不染毒发生显著性下调,说明HIV-1病毒感染会引起胞内胞嘧啶修饰水平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可能会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为进一步探究胞嘧啶修饰在HIV-1病毒感染复制的过程中起着何种生理作用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真菌血症患者的菌种分布、临床特征,并探究分析预后危险因素,为后续的临床诊疗和医院的感染控制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血培养真菌阳性同时出院诊断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性别,年龄,住院科室,分离病原菌,合并症等,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好
航空发动机中压气机的气动效率与叶型设计有密切关系,为降低分离流转捩和尾迹掺混等现象造成的流动损失,需开展压气机叶片尾迹气流测量以获取叶片周围流场分布规律。本文探究了不同电源激励下的辉光放电特征以及辉光放电主要参数对等离子体风速测量技术性能的影响,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压气机尾迹气流测量的等离子体风速敏感元件,并对其展开测试。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对比两种电源类型激励下的放电特征和对流场的敏感规律
氨气热分解过程是备受关注的制氢过程之一。该过程常使用镍等非贵金属催化剂,但反应温度较高,能耗大,不利于其在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拓展应用。本文设计合成负载型镍基催化剂,选用铈锆氧化物固溶体作为载体,并通过第二金属离子掺杂对催化剂进行改性,考察其对镍基催化剂低温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xZr1-xO2(x=0.5~0.8),并采用浸渍法负载制备金属负载量为10 wt%的镍基催化剂。Ni
目的:通过基因型分析探讨中国广西地区格特隐球菌的基因型特点及种群结构特征,并阐明临床分离的格特隐球菌与全球菌株的进化关系;同时利用体外毒力特性研究探讨格特隐球菌基因型与致病性的内在联系。方法:(1)收集2014至2018年间分离自临床确诊为隐球菌病患者的隐球菌临床株,利用CGB培养基初步筛选格特隐球菌。(2)收集并整理格特隐球菌感染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3)试剂盒提取格特隐球菌基因组
木炭对土壤的影响取决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木炭本身的性质,其农田应用已得到肯定。本研究就不同粒径的木炭(BC21、BC15、BC5)、有机肥(OF)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不同组合施入土壤后,各处理(CK、OF、CMC、BC21、BC15、BC5、OF+CMC、BC21+OF、BC15+OF、BC5+OF、BC21+CMC、BC15+CMC、BC5+CMC、BC21+OF+CMC、BC15+OF+CM
复杂网络是一种呈现高度复杂性的网络,也是复杂系统的抽象形式,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复杂网络可以用于各种复杂系统的模型建立,如应用于物理、生物、经济、社会和信息系统。复杂网络呈现出无标度特性、小世界特性和社团结构特性。其中,社团结构是复杂网络中最重要的特性,其对应着网络的功能单元。检测网络中的社团可以揭示网络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网络的功能。在众多社团检测算法中,基于模块度优化的算法是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CO2)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其中有近1/3被海洋吸收,进而导致海水碳酸盐体系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伴随着pCO2的上升以及pH的下降,被称为海洋酸化。铁(Fe)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限制了海洋许多海区的初级生产力,例如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海区。以往的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会影响浮游植物对铁的可利用性和需求,从而可能会对铁含量有限的浮游植物产生重大影响。聚球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和物流服务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在中小生鲜电商供应链中,生鲜产品由供应商代发货,提高产品新鲜度和物流服务水平会额外增加成本投入,供应商缺乏积极性。因此在代发货模式下的生鲜电商供应链中需要建立合理的契约协调机制保障供应商和生鲜电商的利润、减少供应商的成本,激励生鲜供应商主动提高保鲜努力水平和物流服务努力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以A生鲜电商公司构成的生鲜电商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属于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不仅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布病在全球呈多发态势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安全高效的布病疫苗依然处于研发阶段,虽然布病弱毒疫苗在布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弱毒疫苗的接种导致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受到干扰,阻碍了发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的检疫淘汰过程,并且布病弱毒疫苗在免疫动物时免疫效果与接种途径和接种剂量息息相关,布病弱毒
砂轮磨削是主要的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方法之一,而砂轮的磨削性能直接影响加工质量、成本及效率。砂轮的磨削性能受砂轮表面形貌、加工环境、工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砂轮表面形貌是影响其磨削性能的主要因素。目前,用于砂轮形貌采集的成熟商业设备往往价格昂贵且检测耗时长,无法满足实际生产中快速检测的要求。因此,本文开发了一套低成本、易操作的砂轮形貌采集系统,能够实现砂轮形貌图像特征的快速提取及处理。本文的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