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假病斑基因Spl11(spotted leaf 11)能通过泛素降解作用,负调控细胞坏死及假病斑的形成。Spl11突变体在自然条件下形成假病斑,从而提高对稻瘟病菌和白叶枯病菌的抗性。为确定参与Spl11基因调控抑制细胞死亡和防御反应过程的物质,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体系,以SPL11为诱饵,筛选水稻cDNA文库,获得了8个互作蛋白SPINs:SPIN1-SPIN8。除SPIN6外,所有蛋白均与SPL11之间存在中度或强烈相互作用。BLAST同源蛋白功能分析结果表明,SPIN1编码一个含KH的RNA结合蛋白;SPIN2基因,编码一个球蛋白重链;SPIN3编码一个类MOM蛋白,可能与维持转基因沉默有关;SPIN4编码一个含有Rpr2/Rpp21(RPR)域的RNA P酶蛋白,SPIN1和SPIN4均与mRNA的前体剪接功能有关。SPIN5编码一个类乙酰谷氨酸激酶蛋白;SPIN6编码一个Rho-GTP激酶蛋白;SPIN7和SPIN8未检索到相关功能。
本研究中我们分别构建了SPIN3、SPIN4、SPIN6基因的RNAi及超表达载体,并对功能进行了鉴定。通过遗传转化及PCR鉴定共获得了多个阳性后代:SPIN3转基因RNAi阳性后代41个株系,超表达阳性后代6个株系;SPIN4转基因RNAi阳性后代1个株系,超表达阳性后代2个株系;SPIN6转基因RNAi后代46个株系,超表达阳性后代9个株系。对阳性后代进行白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抗性功能鉴定发现,RNAi株系中,仅SPIN4后代对白叶枯病菌抗性增强;而超表达株系中,SPIN3、SPIN6后代均对白叶枯病菌抗性增强,且SPIN3后代对部分稻瘟病菌抗性增强。另外,研究中还发现SPIN3超表达后代PAL酶活性高于野生型和RNAi株系。研究结果表明,SPIN3、SPIN4和SPIN6基因极可能参与了SPL11介导的泛素降解途径,但基因的确切功能还需在后代中作深入、详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