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英语教学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更是语言专家、学者及教师研究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下,这种模式过于强调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情感空白”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语言学习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是关于造成学习结果差异的学生个体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给学生学习造成负面作用的情感因素被称为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厌恶等,而焦虑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严重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
在我国,有关焦虑方面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按大学生的年龄来说,他们大都已是成人,因此在生理、情感、认知、文化同一性等方面的可塑性不如儿童。可见,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学习外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而更容易引发焦虑感。
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设法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舒适愉快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降低焦虑,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功效。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而且,针对性的提出了克服焦虑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