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高校的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就无从谈起。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人群密度相对较大的社会细胞。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和高校面向社区功能的进一步开放,校园生活的人员数量也相应增大,影响校园治安秩序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学生受到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尤其是互联网络冗繁和未加甄别的庞大信息群,使得各种思想文化在此相互交错、激荡。与此同时,随着开放式校园的建设和推行,校园不再是过去封闭的小社会,而是不断与校外环境进行接触和渗透,社会消极腐败现象向高校的不断蔓延,使得各类不和谐因素逐步显现1。要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保证高校的稳定。因而,着眼于高校的长久发展,分析影响高校治安的因素,探究高校治安鞍山之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治安管理工作为例,从校园治安管理工作的现状着手,指出当前高校治安管理工作应当主要做好包括高校保安队伍管理、校园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校园外卖食品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当前,高校治安问题日益突见,各类案件在校园内连发不断,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社会层面有:社会冲击转型、思想多元化、校园周边环境复杂;高校层面主要有: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滞后、师生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防范设施不健全;学生自身层面主要有:学生群体构成多样、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