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抑制高压临氢管线氢致脆化机理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家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氢气、含氢煤制气和注氢天然气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含氢气体的输送会使管线处于高压临氢环境,导致管线的氢致脆化。采用常规手段很难有效地防止管线钢的氢致脆化。本文向氢气中掺杂CO,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氢渗透试验并结合理论计算,探究CO抑制临氢管线发生氢脆的可能性及作用机理。光滑X80钢慢拉伸试验和氢渗透试验结果表明,氢对X80钢颈缩之前的均匀变形阶段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以后,氢的影响程度大大增加。当氢气压力固定为10MPa时,随着加入的CO分压的增大,X80钢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增大,氢脆系数、稳态氢渗透电流密度和吸附氢浓度减小,X80钢的吸附氢浓度和氢脆系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CO通过降低试样表面的吸附氢浓度减小X80钢的氢脆敏感性。以标准缺口试样模拟光滑试样颈缩后发生局部塑性变形后的状态,通过慢拉伸试验研究局部塑变下CO抑制X80钢氢致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局部塑性变形下,试样在不同环境中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吸附氢和溶解氢同时作用时氢脆系数最大,只有吸附氢作用时氢脆系数略小于吸附氢和溶解氢同时作用时的氢脆系数,但明显大于只有溶解氢作用时的氢脆系数,吸附氢的影响大于溶解氢,且加入CO后,吸附氢的作用明显被削弱。局部塑性变形下氢吸附是影响氢脆敏感性的主要因素,CO通过抑制试样表面的氢吸附能有效地抑制X80钢的氢致脆化。为了研究CO影响氢吸附的作用机理,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Materials Studio软件的CASTEP模块进行相关计算。首先计算了Fe三个低指数面的表面能,选取了其中表面能最小最稳定的Fe(110)面,计算了CO和H在Fe(110)面四个高对称吸附位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CO的最稳定吸附位为T位,H的最稳定吸附位为TF位,CO在四个吸附位的吸附能均明显大于H最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会优先于H吸附在Fe表面,占据吸附位。当CO预先吸附在Fe(110)面上时,随着预吸附的CO分子数的增加,H在TF位吸附能的绝对值减小,已经吸附在Fe表面的CO会进一步阻碍氢的吸附。CO占据管线钢表面的吸附位抑制氢的吸附减小吸附氢浓度,能有效地抑制管线钢的氢致脆化。
其他文献
尽管光学成像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但大多数先进的微结构成像测量设备仍然存在结构复杂和价格高昂的问题,这限制了其在实验室之外的使用。与此同时,资源受限环境中与先进完备的实验室所使用的观测方式,应具有明显不同的定位与要求。在资源受限环境中的这种成像设备应该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适当精确,易于未经培训的普通人操作使用的特点。本课题“分波阵面无透镜数字全息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设计一种适用于资源受限
背景与目的: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尽管针对累及穿支血管非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技术不断完善,但正规药物治疗失败后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血管闭塞,特别是穿支血管丰富的基底动脉(BA)与大脑中动脉(MCA)完全闭塞是否选择血管内治疗尚不明确。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评估这些患者的血管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后中期随访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在理念和制度层面都越来越现代化。近年来刑事诉讼领域的司法改革更是十分密集,检警关系的理论研究面临着崭新的现实语境和时代背景。在多重的司法改革环境下,检警关系研究需对现实进行回应,密切关注到司法改革带来的变化和需求,在新的起点上,探析检察职能和检警关系的新格局。本文主要是以目前刑事诉讼领域的多重改革为背景,以检警关系的现状考察为实践根据,以世界范围
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连续震源的煤层反射式槽波精细探测理论”进行了槽波传播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利用槽波进行煤层探测时,一方面,随着传播距离的延长槽波出现能量逐渐衰减的现象,导致难以实现槽波远距离探测;另一方面由于波型的转换以及波列拉长的问题,导致接收槽波严重失真,给接收槽波的分析带来了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了槽波的形成及其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槽波形成过程中弹性波在煤围岩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目标检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这些模型大部分计算量和体积都很大,只能运行在高性能的服务器上。然而目前人们在移动终端上对目标检测有着巨大的需求,受限于移动设备的计算资源和电池容量等问题,要求检测模型在满足检测准确率的条件下,需做到足够小、足够快、足够稳定。因此,本论文将在研究已有检测模型的基础上,从模型的稳定性、轻量化设计及提高检测准确率等方面进
海洋石油开采、船只泄漏、非法排污以及天然石油渗漏都给海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重大损失。为了有效解决海洋溢油问题,遥感手段在溢油检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合成孔径雷
我国煤炭存储量极其丰富,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更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消费占我国五大能源体系消费总量的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引起采区上方地层的逐步下沉,进而造成了地层的离层现象,而离层周围的岩石达到极限后会失稳破断,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离层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而传统的离层监测方法只是针对顶板岩层的
近年来,利用金属微纳结构的等离激元模式与荧光分子或量子点等发光体发生耦合作用,从而调制其发光过程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生物传感、光通讯以及集成光子学等方面有重要
由于石油等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如今汽车的保有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因此电动汽车技术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必然发展趋势。相对于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的传动方式可以明显体现出更加良好的动力学操控性,高传动效率以及简化的系统结构,于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逐渐开始变成研究热点。本文以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纵向动力学控制进行研究。利用分布式驱动汽车四轮转矩可独立控制的特点,考虑轮胎的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短视频行业的兴起,使用短视频进行传播信息也越来越多。短视频比传统文字和图片传递的消息更丰富,而且易于理解。但是对于大部分短视频来说,没有相应的字幕,这对很多需要字幕的人来说无疑是个难题,例如听力障碍或者语言障碍等人群。而且通过加一些特效字幕,能提升视频的观赏性。随着教育行业的兴起,英语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提供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对于这些教育视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用户可以通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