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xl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刘春丽教授经验方--盆腔炎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本方对患者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本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8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盆腔炎方组)和对照组(金刚藤胶囊组)各40例。治疗组于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每天服用盆腔炎汤,早晚各1次,连服14天。对照组于月经干净3天开始口服金刚藤胶囊,1次4粒,一天3次,温水送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分析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侯积分等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的有效率95%,金刚藤胶囊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侯疗效比较:治疗组总的有效率为97.5%(治愈率3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0%(治愈率1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及主症、次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及体征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后下腹痛、腰骶痛、带下量多各主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两组具有差别性。神疲乏力、月经失调、经行腹痛加重等次症也明显改善(P<0.05)。3.两组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T淋巴细胞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具有差异性(P<0.05);B淋巴细胞中CD5+较前升高,CD19+、Ig G、Ig M、Ig A较前下降,NK细胞CD16+CD56较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方面疗效显著,对中医症状及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相关指标,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同时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现代激励理论和方法,对中铁八局集团项目经理激励机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激励方案。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主要通过对中铁八局集团项目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实效性。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
以墨子“平民教育”、“兼爱”和“非攻”思想为核心,阐述将墨子主动教育、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引入中职护理男生思想教育之中的成效,提示中职护理男生的思想教育可从墨子教育思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1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采用改良mRS评估患者1年后功能恢复情
蔗糖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贮藏、运输的主要形式。植物蔗糖转运蛋白对蔗糖的装载、运输、卸出与分配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拟南芥9个蔗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是分析和认知一些抽象事物的有效手段。谚语作为一种认知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实际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CKD患者866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A
从针灸学教育课程设置、针灸医师考核等方面比较中国和日本两国目前针灸教育存在的差异,取长补短,为提升我国高校针灸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