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队协作是组织解决复杂任务的有效机制之一。团队协作不仅关系到个人绩效,还会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以往团队协作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对团队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影响,对难度适中的团队协作任务情景下的团队协作过程关注较少,未能明晰团队在难度适中任务下的协作过程。本文以群体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构建了团队协作过程阶段模型并阐述了相应的触发事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团队协作过程阶段模型并探讨了团队协作过程不同阶段下的协作水平对团队任务绩效和适应性绩效的影响,对提升团队协作水平及团队绩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整理了协作、任务绩效以及适应性绩效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在难度适中的团队协作任务情景下,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构建了团队协作过程阶段模型,并将团队协作过程划分为形成阶段、动荡阶段、规范阶段以及履行阶段,而且相邻两阶段的触发事件依次为建设性意见出现、意见发展以及认知趋同。实证研究在验证团队协作过程阶段模型的基础上,并提出了团队协作过程不同阶段下协作水平与团队任务绩效和适应性绩效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动荡阶段的协作水平与任务绩效和适应性绩效的关系以及履行阶段下的协作水平与任务绩效的关系进行验证。数据结果表明:团队协作过程下的动荡阶段和履行阶段的协作水平与任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团队成员通过信息分享并对有关信息的深度交流,达成有效沟通,从而提高了团队任务绩效。团队协作过程动荡阶段的协作水平与适应性绩效显著负相关。在动荡阶段,如果团队成员过多关注于某个意见,使得团队成员形成相同的心理认知,抑制团队成员其他意见的提出,不利于提升团队适应性绩效。最后,本文针对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结果,为管理者能有效提高团队绩效提供建设性意见。当团队协作处于动荡阶段和履行阶段时,团队成员需要就完成任务提出各自的建议或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明晰各自建议或方案的优缺点,还能促进团队成员产生新想法,使得团队成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利于对问题实现全面把控,促进团队目标的实现,从而有利于作出正确的选择,提高任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