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caspase-3、bcl-2的表达及线粒体钙、细胞色素C变化的研究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_h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胃癌组织中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及线粒体钙和细胞色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胃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及肿瘤细胞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线索,给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及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线索和新靶点。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36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aspase-3,bcl-2 的表达及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线粒体钙,用改良的张均田法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 结果: 1、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2%和58.3%(P<0.05);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11.1%、10.0%(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caspase-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4%和40.0%(P>0.05);Ⅰ、Ⅱ期和Ⅲ、Ⅳ期胃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0%和12.5%(P>0.05)。 2、bcl-2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27.8%(P<0.05);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77.8%、80.0%(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bel-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1%和50.0%(P>0.05);Ⅰ、Ⅱ期和Ⅲ、Ⅳ期胃癌组织中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和75.0%(P>0.05); 3、胃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2.73±0.16ug/ml)低于癌旁组织(3.25±1.03ug/ml)(P<0.05),但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4、胃癌组织线粒体钙含量(24.26±5.55umol/l)低于癌旁组织(27.69±7.11 umol/l)(P<0.05),但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 结论: 1、胃癌组织中caspase-3呈低表达,提示胃癌组织中caspase-3参与正常凋亡过程,其表达的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有关,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表达阳性率越高,而与临床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easpase-3的检测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同时为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bcl-2在胃癌中高表达,提示bcl-2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而促进胃癌的发生。胃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有关,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表达阳性率越低,而与临床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bcl-2的检测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同时为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3、胃癌组织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减少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过程,提示其异常的低含量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可为胃肠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4、胃癌组织中细胞内钙稳态失调,提示Ca<2+>在胃癌组织发生凋亡时起关键作用,有望为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线索和新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间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治疗的Ⅱ~Ⅲ期初治女性乳腺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21项免疫检测指标精确检测数据.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间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集的行精确免疫检测的人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组为健康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肾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miR-138介导ERK和AK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NSCLC细胞株A549分成Az组、Am组和Ay组,Az组A549细胞转染空载体,Am组转染m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