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接收机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已在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电视直播以及卫星数字广播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射频电路是卫星接收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接收到的微弱卫星信号进行放大与下变频处理后输出给后端的信号处理电路。如果没有射频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将难以对微弱的射频卫星信号进行直接采集。因此,射频电路是整个信号接收链路中的一个枢纽,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系数、灵敏度等关键指标也都主要由该电路决定。本文以某国家工程型号项目为背景,深入研究了卫星接收机射频电路的总体设计,探讨了工程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并完成了射频电路的具体硬件实现。信号输出方式的选择是射频电路总体设计中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不同的信号输出方式对射频电路有着不同的要求,合理的选择信号输出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后端信号处理的复杂度。然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少对此进行过全面的分析。论文详细比较了三种不同的信号输出方式——基带复信号、中频复信号和中频实信号在RF电路和后端数字信号处理复杂度上的区别;并为接收机选择了中频复信号输出方式,在降低数字信号处理复杂度的同时,还能在某些对I / Q双通道幅相一致性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兼容中频实信号输出方式。频率规划是射频电路总体设计中的重要步骤。对于采用中频实信号输出方式的接收机而言,一个好的频率规划方案能够保证信号采样之后得到的各个“谱块”之间的过渡带最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轻基带信号处理的负担。在以往有关接收机设计的文献中很少对此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接收机系统的信号带宽较窄(通常在2、3MHz以下),fIF和fS受到的限制较少,可以很轻易的保证采样之后各“谱块”有足够的过渡带宽。但是,当接收机系统的信号带宽变宽时(如10MHz以上),频率规划会受到诸多条件的严格限制。论文应用带通采样定理,分析了带宽已知情况下,中频频率fIF和采样频率fS应当满足的约束关系;证明了中频频率fIF任意两个取值区间的等价性;导出了采样频率给定条件下的中频频率fIF-opt;结合实际接收信号的带宽,给出了接收机采用中频实信号输出方式条件下的最优频率规划方案,减少了基带信号处理的复杂度。论文还讨论了低噪声系数、低相位噪声、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等卫星接收机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