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它们显示屏的分辨率各不相同,若网页设计者为每种设备和分辨率开发一个适应它们屏幕大小的页面,这样的设计会产生效率极低的情况,而且对于网页动态的更新也更加不便。如果按照传统网页设计方式去设计网页,面对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终端和终端下的众多型号,为每一种型号打造一个网页,然后等待这些终端更新换代时又要把所有网页重新做一遍,这种情况下导致的局面就是所有的网页将需要为适应各种终端而频繁的更改,除此之外还需要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同分辨率以及大小的网页版本,在强调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现在肯定是费时笨拙,不合时宜的方式。而且,在网页设计和开发高度市场化的今天,这种过时方法肯定会很快被市场淘汰,而且当我们想要为每一种不同设备的不同分辨率去各自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受到一些特定设备用户的青睐,但是我们失去的将是绝大多数的不使用这种设备的用户。此种情况下,响应式网页的出现就为我们解决了这一困扰。跨终端网页的实现最终关键还是需要依附于响应式网页的设计,它使得网页能够根据访问设备的环境(包括屏幕分辨率、访问的浏览器、设备的类型、设备的配置等)对自身进行调整,如根据访问设备分辨率的大小对网页和图片的像素、尺寸等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对移动终端使用者无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视觉浏览感受。换而言之,无论人们的移动设备是iPhone、iPad、小米手机、kindle、或者是时下最流行的iwatch,都可以为它们的显示屏打造特定的一款网页页面——因此响应式网页页面分辨率必须兼容任何设备。响应式网页设计的实现必须运用最新的设计手段,比如使用弹性布局、CSS media query、甚至还有一些扁平化图标。所以,不管是使用笔记本还是iPad或者是移动手机客户端的用户浏览网页,响应式的网页都能自动适应然后进行分辨率的调整,页面和图片大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响应式网页的出现就是避免我们为每一种设备做专门的设计研究与开发,从而能够自动响应各种不同的设备。总而言之,响应式网页的盛行是为了使我们在设计网页的过程中能更加简化设计的流程以及提高工作效率。针对目前各执己见的响应式网页界面设计风格,本文试着从响应式这一词谈起,追溯响应式网页起源,定义响应式网页的特征以及设计原则。把APP和响应式网页开发进行对比,总结出响应式兴起的必然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具体分析了响应式设计兴起的几点缘由。从界面设计的角度剖析响应式网页带来的种种变化,指出响应式界面设计的本质不仅仅外观形式的新颖,更是要强调多终端多设备情况下响应式的运作。通过对多种网页界面的响应式进行分析,从字体、图片、颜色、版面等各个方面详细论述响应式风格的设计要求。针对这些情况,结合作者自身设计实践作品,来验证本文的实践价值,为界面设计提供值得参考的有效建议,建立起一套响应式网页界面设计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