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美国人工智能专家David Rumal hart的图式理论和吕必松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杨惠元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GeorgeA.Miller、MichaelLewis、James R. Nattinger和Jeanette S. Decarrico等学者的词块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对比法研究了词块教学法在中级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选择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大学和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培训班HSK水平为三级、四级、五级的学生为客体进行问卷调查。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如何改进汉语听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如何将词块教学法运用于中级汉语听力教学?笔者将词块教学法运用于玛纳斯大学三年级听力课堂教学中,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比较了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半个学期的听力课成绩增长幅度,考察词块教学法的效果。以《中级汉语听力2》第十四课《寻找欢乐》为例,用教案的方式展示如何具体实践词块教学法。研究发现:第一,听力练习前的词块讲解降低了学生对即将听到的文本内容的陌生感。词块教学法能够减轻学生听力练习前的焦虑感。第二,学生们对词块的学习和运用提高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速度,帮助他们准确快速地抓住文本核心信息。第三,词块记录与复述以及听后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较准确地理解文本并且积累词块知识。本文试图说明:词块教学法是对玛纳斯大学和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培训班中级汉语听力教学有帮助的教学方法。希望本论文为吉尔吉斯斯坦的汉语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