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隔离器的设计与实现——基于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的网络隔离软件的设计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隔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而网络互连的目的是内外网进行数据交换。对于这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隔离的数据安全转发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中间缓冲技术、消息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TCP/IP协议剥离及专用协议封装,在内、外网络断开的情况下实现动态、准实时的数据安全转发,从而实现内外网之间的物理隔离。 网络隔离器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经过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安全模块等,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消息认证,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包进行TCP/IP协议的剥离和专用协议的封装,防止利用协议的漏洞所进行的攻击;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保证了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构建了基于MD5算法的消息认证系统,该系统对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MD5运算生成消息摘要,通过比较内外部处理单元中传输数据的消息摘要的一致性,来判断数据的完整性。 设计了基于USBKey的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通过客户端和认证服务器之间的三次消息交互,实现了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 本文所设计的网络隔离器采用了带缓冲区的双通道实时开关技术,并集成了基于MD5算法的消息认证系统和基于USBKey的身份认证系统,这些技术的使用不但提高了数据交换速度,而且极大的改善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其他文献
异构数据集成是数据库领域的经典问题,现在随着XML技术的兴起,异构数据集成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网络上数据信息的迅猛增加,数据的共享已经成为一个必然
计算机对等网络P2P(Peer-to-Peer)是目前流行于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种新兴网络模型。作为真正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的应用已延伸到分布式计算、协同工作、分布式搜索、文件共
现代社会很多的信息传递都是依靠手机进行的,手机短信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正常的短信增进了我们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这也正是短信能蓬勃发展的原因。但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人
本文在深入研究PKI技术和私钥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私钥管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Entrust私钥漫游系统的缺陷作了改进,私钥采用密钥管理中心KMC集中产生和存储的方式,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以太网的带宽在最近五年间,从100Mbps发展到1000Mbps,再到10Gbps。但是处理器的性能却没有紧跟其步伐,尤其是内存带宽和访问延迟的技术进步速度大大滞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数字签名的研究已经成为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热点。代理签名是一种特
数字资源建设是目前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点,而自建特色资源则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适用于图书馆图书、学位论文等纸介质数字加工处理方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从单一攻击源、简单的攻击模式向大规模多层次入侵、复杂的攻击模式发展。攻击者采用各种网络技术实施逃避网络入侵检测的攻击,导致网络入
随着计算机系统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普及,时态信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应用系统中,且很大一部分是Now相关的,也即当前的。为了存储和处理大规模的时态数据,人们引入时态数据库。其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继分散控制系统(DCS)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控制系统,虽然它的出现才短短十来年的时间,但它代表的是一种数字化到现场、控制功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