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山天牛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是一种危害栎树的重要害虫。近几年在辽宁省宽甸县地区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达8万hm~2,占栎树林总面积的38%左右。主要危害的树种是栎树中的蒙古栎和辽东栎。其发生与林龄、立地等条件密切相关,一般林龄愈大危害愈重,南坡较其它坡向重,坡上比坡下严重,山脊最重。 该虫在辽宁地区3年1代,以幼虫越冬。幼虫期较长,蛀食树干长达1000天左右。蛹、成虫、卵期较短,三个虫态加在一起仅2个月左右时间。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具有趋光、群集性和飞翔能力等习性。幼虫在林间呈聚集扩散分布型。 营林措施中的卫生伐和皆伐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卫生伐能够降低有虫株率75%左右。皆伐更新或天然萌新能使原林地内栗山天牛消失。灯光诱捕成虫和人工捕杀成虫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诱捕到大量的成虫。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林间成虫,以氧化乐果40%乳油加水100倍液、溴氰菊酯2.5%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和溴氰氧乐菊酯原液(1:1)200倍液,效果可达98%以上。林间幼虫的防治以林丹杀虫烟剂防治初孵幼虫,效果可达到75%以上,以氧化乐果、溴氰氧乐菊酯的2—4倍液进行涂干和打孔注药防治2龄以上的幼虫,效果可达47%左右。利用磷化铝片剂熏杀伐木中或原木中的幼虫,剂量为9g/m~3时杀虫效果可达1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