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带来了中美技术竞争,对外技术政策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美国事实上通过知识产权规则、对内投资限制和对外出口管制等手段实现对关键技术的闭环保护,试图围堵我国企业获取美国先进技术的途径,阻碍中国技术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技术竞争的新形势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规则分析,探讨美国在技术竞争中利用的知识产权规则、投资审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带来了中美技术竞争,对外技术政策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美国事实上通过知识产权规则、对内投资限制和对外出口管制等手段实现对关键技术的闭环保护,试图围堵我国企业获取美国先进技术的途径,阻碍中国技术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技术竞争的新形势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规则分析,探讨美国在技术竞争中利用的知识产权规则、投资审查规则和技术进出口管制规则如何影响我国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梳理中美技术竞争在投资和贸易角度对传统技术溢出路径的影响。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借助C-H模型R&D溢出回归方法,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实证检验了进出口贸易、投资、人力资本和中美间制裁与反制措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中美技术竞争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结论如下:(1)发展中国家通常通过FDI、OFDI、进口、出口来获取技术溢出,美国利用知识产权、投资审查、技术进出口管制三大规则几乎堵住了大多数我国获取技术溢出的传统路径。(2)我国的进口、OFDI、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制裁与反制措施频率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较强,OFDI、进口的促进较弱,因此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更高。(3)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对OFDI的技术溢出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存在非线性的双门槛效应。近年来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多处于第二阶层,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显著提高OFDI技术溢出效应,但未达到最高。2010至2019年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逐渐加快,在2018年达到最高水平后出现拐点,2019年下降趋势明显,美国对华多方面的技术抑制确实导致了我国创新能力下降。因此,未来我国要依托OFDI逆向技术溢出来促进经济增长,就应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本文政策建议,认为应加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遵守现有国际市场规则;培育创新人才,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同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推动国内领先行业标准国际化。
其他文献
中日韩三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在诸多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被更多的国家上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2020年,是中日韩科技创新合作年,中日韩三国于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有利于东亚地区科技水平的提升,推进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在这个大背景下,探求中日韩高技术产业合作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中日韩高技术产业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中日韩三国总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推动力,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创新水平,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和科技部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对该办法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新旧办法都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公司给予税收等多方面的科技创新激励优惠政策。这一激励政策的实施也获得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学术界在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影响时,多数研究聚焦于当企
中欧班列是中国开往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联运班列,中欧班列的开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是“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班列的开通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航海运输的出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出口的便利化水平和经营效率,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条件。自2011年首趟班列“渝新欧”班列开通运行后,许多城市也紧随其后开
随着全球现代物流时代的到来,运输技术愈发成熟,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自然条件和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但目前部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港口对技术的利用与创新程度不高,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限制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和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因此,研究港口物流效率,对港口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日照港港口发展现状,发现日照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在不断提升,同时日照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发展世界顶流的海洋港口,健全现代海洋贸易体系,营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日照港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重要战略支点,应“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经略海洋的重要支撑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日照港应聚焦“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构建内
国际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运是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手段,作为陆上与海上的中转站,港口物流在海洋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作为对区域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港口物流的发展也应当积极向高质量发展靠拢,目前,港口物流的发展已由原来的提供装卸、运输、仓储等服务转型为提供更为广泛的新型港口物流服务。研究影响港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一定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这势必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PPP模式的应用,PPP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促使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但一些项目缺乏对PPP项目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急于盲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回报率低等各种不确定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等问题逐渐出现。大量研究表明,我国正面临着阶层分化逐渐固化的问题,无疑会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而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有助于缓解我国阶层固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在当今,在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上行乏力的情况下,优化国内收入分配格局已然成为拉动内需,释放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正值当下。本文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1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怎样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等进行分析,基于创新扩散机制、人力资本优化机制、主导产业转换机制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成长带动作用机制,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从全国、分行业两个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设高速公路的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名震中外的成绩。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具有投资总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仅依靠各地各级政府投资建设,国家的财政压力将不断增加。因此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融资模式逐渐被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作为该模式所包含形式之一的BOT模式,即“建造-经营-移交”已被各利益相关方所青睐,也是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建设的主要方式。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