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宅建筑评价体系本土化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性的生态和能源危机让全世界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相继开始研究并探索绿色建筑,以此来应对日渐加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成为世界建筑业中解决资源能源利用、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能耗利用效能和提供健康宜居住区的具体途径。在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后,我国从建筑节能起步,开始了绿色建筑实践以及评价的相关工作。住宅在我国建筑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住宅产业已经成为支持现代经济的关键领域,同时,也是支持我国全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绿色住宅在住宅总量中的比重,保护资源和环境,致力于人居环境以及建筑品质的改善是当下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面对当下国内众多对“绿色”概念的炒作,使得针对住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存在尤为重要。住宅作为人一生中生活的重要载体,建设量巨大,其必须适应不同地域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造就了住宅多样化的本土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绿色住宅评估标准,对推动绿色住宅建筑的深层次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大量绿色住宅分析后提炼出了一些本土化影响因子;继而立足天津地区,通过对现行国内外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的建立背景、框架结构、指标条文、评分方法以及实践案例的分析,对天津地区绿色住宅评价标准的本土特点进行剖析解读,试图从中剥离出其本土化特征,并对相应指标要求其进行优化,给其他地方性绿色住宅建筑评价标准的本土化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使之能够对地方绿色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认证,推动绿色住宅建筑及其评价标准的本土化发展。另外,在对天津地标的条文分析优化后,通过对项目实例的研究对比,将天津市不同星级的绿色住宅建筑进行了适用条文的组合研究,并尝试进行增量成本分析,为建筑师在前期设计阶段对建筑的星级评定的判断上提供帮助。在最后落脚到结合本土化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研究上,提出结合标准的本土化设计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船舶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和交通流特征的日趋复杂,船舶交通流研究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地收集交通流数据、挖掘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需要的船舶交通流特征,并将信息及
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具体部署,文件从12个方面分别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总体要求、具体内容、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13.56MHz频段的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非接触式无线IC卡读卡领域,该频段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主要是近距离应用,如身份证识别,电子车票等。在门禁管理,大型会议管理等领域当中,为了增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交互式应用的涌现、基于云应用的兴起、多种形式数码设备的使用,数据正呈爆炸性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
教育对收入不平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多数研究认为,教育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教育不平等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利用中国1982~2000年的数据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表明
文章利用Excel VBA开发人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快捷地进行人才管理工作。
传统经济中,饭店的竞争是一种非公平性竞争,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造成“公地的悲剧”。所以为了保证我国饭店业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的实现,文章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来分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都比较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但是许多地区医药产业发展却出现了“涌潮现象”,即短时间内大量的投资像潮水般涌向
广州在鸦片战争前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信息中心,英国作为对华贸易的主要西方国家,为满足邮政通信的需求,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客邮体制,对清代中期中英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