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leac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国进入了增量社会向存量社会过渡的新时代。以往通过大拆大建的手术般建设慢慢向精细化和品质化更新发展,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和使用效率,激发公众的广泛社会参与意识是未来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当代艺术发展越来越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艺术创作和呈现方式也往往以城市作为背景,艺术的公共性、教育性和传播性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艺术事件往往经过缜密策划,其创作思路和空间呈现方式也与城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从艺术作品到艺术事件,大型艺术事件两个方面梳理城市公共空间中艺术事件的出现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事件进行分类与特征总结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反思当下中国艺术事件的问题与现状,提出由事件先行的推动公共空间更新的空间发展的模式,其前提是事件先行产生触发作用。首先,在梳理与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四个不同类型的艺术事件分别为卡塞尔文献展、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北京798艺术区与重庆黄桷坪涂鸦街进行具体的实例研究,研究具体事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过程与事件影响下的空间的转变。在卡塞尔文献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卡塞尔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认知、情感认同与空间使用方式发生变化,从而触发卡塞尔成为互动对话的艺术平台。在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的影响下,人们对汉诺威街头活动的参与性加强,从而诱发了自发艺术活动与空间的持久活力。在自发聚集的艺术活动的影响下,798艺术区改变了原有的空间规划,触发了空间转型与艺术区的成型。黄桷坪涂鸦街在涂鸦行动的影响下改变空间的形象特征,触发后续的涂鸦行动与自发更新空间的产生。再次,在具体实例研究的基础上,讨论艺术事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同艺术事件在空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影响下,所承担的角色与作用不同,具有两种角色,规划先行与事件先行,规划先行的艺术事件忽略了空间复杂性与普遍问题的思考,事件先行强调以事件为主导对空间产生触发作用,具有触发空间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模式。根据前文案例的分析归纳为四种发展可能途径,分别为由艺术展带动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国际艺术展台;由活动发起带动自发街头艺术的产生;由自发聚集活动发展为艺术区;行动与环境整改结合推动街道成为城市名片。并总结其经验与更新的共性。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艺术事件触发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具有可行性与多种可能性,是一种不同于规划先行的多主体的参与式的空间更新模式,更新过程具有渐进式、临时性、自主性、试验性的特征,空间触发的实质是通过改变人对空间的形象认知、空间的情感认同、空间的使用方式对空间产生持续影响,最终实现活动的持续与构建公共空间的持久活力,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社会环境品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加入WTO,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基金业来说,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就这—问题及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做如下探讨。……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文化强国中起着重要作用,有能力、有义务成为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然而,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还需不断深化和完善,本文以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较难回到双位数的时代。能源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中国现正大力发展清洁可持续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储量大、分布范围广、清洁高效的特点,
该文从"customs"的词源出发,探讨该单词作为"海关、关税"意义的形成过程及其所适用的语法和语用环境,借以说明语言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该词的理解和翻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项目化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所探究的该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教学项目的选择都依托教学内容;第二,教学项目的设计都贴
1.新课程理念下的预设,教师努力实现三维目标以及为实现三维目标的大体教学进程,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多种因素进入预想状态,当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地从
近年来,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日益加剧,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受到公众的关注,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
雕塑自存在起就依赖于物质载体,其特征与物质性、体量感有关。然而,物质与体积只是理解雕塑概念的第一步。摆脱传统叙事进入现代主义语境的雕塑日益难以辨认,甚至逐渐消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