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应变在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心脏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心肌应变与心肌肥厚及延迟强化的关系,评价心肌应变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序贯入组5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心脏核磁共振技术扫描,获得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等基线数据资料,并利用CVI42软件测量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与整体周向应变。根据美国心脏协会17节段法分别判断各节段肥厚及延迟强化情况,获取各节段径向应变与周向应变数据。结果:分析56例患者共896个节段,其中肥厚节段175个(19.5%),主要集中于室间隔区域(第9、3、8、14、2、13节段);出现延迟强化节段131个(14.6%),同样主要出现在室间隔区域,前壁、后壁亦常累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及整体周向应变值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各节段径向应变和周向应变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肥厚节段与非肥厚节段径向应变值和周向应变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强化节段与非延迟强化节段与正常组相比,均有节段径向应变和节段周向应变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血分数保留情况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收缩功能较健康志愿者显著降低。无论心肌节段肥厚及延迟强化存在与否,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节段应变值均降低,提示心肌应变值的改变贯穿于HCM的始终,可用于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
其他文献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其可靠、稳定及安全运行对于确保飞行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发动机全寿命周期的测试、试验、状态监测成为发动机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因其功能结
混沌动力学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近三十年来的一个热门学科,并在众多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机Melnikov方法作为研究随机系统混沌运动的最常用解析方法吸引了
比较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两种消解方法对测定含油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影响,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中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通过F检验验证两种消解方法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