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电机组高占比的电网易发生超低频振荡现象,究其原因是水轮机具有明显的水锤效应,其造成的负阻尼作用能够导致电力系统的阻尼特性变差和严重的相位滞后,且调速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又进一步破坏了系统的稳定。在我国区域电网异步联网的背景下,水电密集型送端电网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将变得尤为严重,因此超低频振荡研究对于保障中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后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基于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电机组高占比的电网易发生超低频振荡现象,究其原因是水轮机具有明显的水锤效应,其造成的负阻尼作用能够导致电力系统的阻尼特性变差和严重的相位滞后,且调速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又进一步破坏了系统的稳定。在我国区域电网异步联网的背景下,水电密集型送端电网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将变得尤为严重,因此超低频振荡研究对于保障中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后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基于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PSD-BPA中的调速系统、电液伺服系统、水轮机和发电机线性化模型进行整合得到水电机组一次调频闭环控制系统模型,进而导出原动系统阻尼转矩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调速器PID参数对系统阻尼的影响程度以及水锤效应的负阻尼作用,为本文研究超低频振荡现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对根轨迹族的概念和通用绘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建立用于研究超低频振荡的典型单机带负荷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绘制出系统的根轨迹族曲线,分析其在研究超低频振荡问题上的适用性。根据水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要求,辅以主导极点法,提出了一种调速器PI参数优化方案,通过BPA程序搭建10机39节点系统模型对本文所提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PI参数后的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超低频振荡并满足一次调频要求。然后,本文在应用根轨迹族优化调速器参数抑制超低频振荡时,发现在某些水电系统中稳定域偏小,故提出采用校正控制器优化系统的滞后相位,进而改善系统性能的措施。本文研究了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超前滞后校正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比较后选择了超前校正控制器用于超低频振荡的抑制,将其置入单机系统中,采用根轨迹综合法提出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案,并在单机系统和经过修改的水电机组高占比的4机2区系统中,对控制器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本文以云南电网作为研究超低频振荡的实际系统,采用2017夏大运行方式的BPA程序具体数据,仿真复现了云南电网的超低频振荡现象,并分别从水轮机水锤效应、调速器一次调频和参数设置两方面对超低频振荡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水锤效应越强会使得系统的频率振荡越剧烈,但是对超低频振荡抑制的研究要更多的集中在调速系统上,进而提出根据阻尼转矩系数排序情况而制定的调速器参数优化次序策略,并通过具体算例仿真验证了该优化策略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混凝土空心薄壁墩在太阳辐射和气温等自然气象条件因素下,其结构内部温度场不断变化和重新分布;其截面横向温度的不均匀性将引起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变不均匀分布,从而使桥墩墩顶发生水平向位移。但计算温度场的初始边界条件、混凝土结构内部热传导分析以及结构温度效应计算是混凝土空心薄壁墩墩顶位移计算的难点。本文将对混凝土温度效应进行全过程研究,分别应用理论解析计算或有限元软件,对日照作用下的混凝土空心薄壁墩墩顶位移
随着科技水平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不断提升的出行需求,桥梁结构朝着大跨度、轻柔的方向快速发展,进而使得桥梁对风荷载的敏感性不断提高。一方面,风荷载作用可能使结构产生过大变形或振动,严重影响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当风荷载长期、往复地作用在结构上时,结构内部可能会产生疲劳损伤,甚至发生疲劳破坏。目前对于疲劳损伤分析,大多都将结构参数包括大气湍流的相关参数视为确定值,再进行相应的计算。但
乡村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在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影响下,乡村各方面发生着剧烈的变动。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全面结合和推动乡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湖北省乡村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数据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和平均中心,空间自相关等地理研究方法探究乡村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
地铁车辆投入运营后,随运营里程增加车轮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磨耗。由于地铁线路存在小半径曲线、站间距较短、列车频繁启动和制动等,轮对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磨耗现象,如磨耗速率过大和车轮偏磨等。由车轮异常磨耗引起的频繁镟修将会大大缩短车轮使用寿命。此外,车轮磨耗还会影响车辆运动稳定性、平稳性和舒适性等,进而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车轮磨耗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国内某条地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对线路运
目前,在成都地铁多条运营线路中发现了上千处道床剥离病害,具有普遍性、延后性等特点,并且与以往发生在淤泥质软土地层的病害不同的是,成都地铁建设于稳定性较好且强度较高的砂卵石和泥岩地层中。本文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成都地铁盾构隧道模型,并参照计算结果为成都地铁9号线部分区间的轮轨力、裂缝位移和管片沉降三方面的监测工作制定了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监测体系。(1)本文通过对成都地铁9号线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铁路与公路的建设往西部山区不断纵深发展,隧道工程修建难度不断提升,汶川-马尔康高速米亚罗3号隧道作为深入藏区的咽喉要道,重要性不言而喻。隧址区地层以千枚岩不良地层为主,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所引起的如支护侵限、衬砌开裂等灾害对隧道的安全性带来极大挑战。本文以汶马高速米亚罗3号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推导,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进行了如下研究:(1)在伯格斯流变本构模
随着诸多长大复杂岩溶隧道的快速修建,岩溶富水性问题已然成为修建岩溶隧道的关键。在修建岩溶隧道时需要考虑到岩溶的发育不规律性给隧道建设带来的高风险性问题。在严格确保岩溶隧道修建及运营全周期安全性前提下,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是设计修建岩溶地区隧道的基本思想。迄今为止,隧道衬砌形式大多数采用仰拱型,该类型衬砌主要采用隧道内排水体系。该排水体系存在以下缺点:隧底积水无法引排、运营期间
土壤粘附是粘湿土对触土固体表面产生附着的现象,盾构隧道开挖时常面临的结泥饼问题主要就是由于刀具掘削下的土壤粘附在盾构机械金属表面并经过挤压固结所导致的。泥饼会堆积在刀具周围,使刀具的贯入度降低从而产生偏磨,甚至堵塞刀盘开口,严重降低盾构掘进效率,甚至带来施工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与盾构机械的界面粘附机理和不同因素的影响规律,在减粘方法方面进行
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人都希望得到外界的关怀、爱护与尊重。外界环境对个体的态度影响着个体的自我态度与外部行为表现。当外界环境对个体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漠视、忽略或者拒绝时,我们把个体的这种社会体验称之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以往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对个体的消极情绪、自杀意念、冲动性行为等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缺乏对中职学生的相关研究。因此,研究中职学生的社会排斥对其消极冒
某型飞机作为国家及部队的重点项目,是一系列课题验证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未来国家十三五乃至十四五的发展规划。它是在一种成熟机型的基础上,对部分结构、系统进行更改,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