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保证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在当前形势下,县域政府管理中在的许多问题己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往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方面,多数研究属于静态研究,对于政府行为动态性变迁还鲜有涉及。政府行为变迁是一个过程,不能仅仅研究一个时期下政府的行为。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对于政府具体的行为研究还鲜有涉及。大多数学者进行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抽象掉了各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等国情,其结论往往是对理论的再一次验证。对于政府具体行为的研究可以丰富县域经济实践,探索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规律。 本文以江苏省县域政府为例,通过博弈的方法,研究了县域政府之间竞争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在竞争之中县域政府行为的变迁。在计划经济时代,县域政府主要接受上级政府的指示,按照国民整体的经济计划来发展经济,竞争也就近乎为零。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土地使用权的放开,各地政府拥有了自身可以支配的资源,尤其为了应对财政困难,县域政府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以促进县域经济和县域财政的增长。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分税制改革,县域政府开始从县域外吸引要素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段时间,各县域掀起了基础设施投资热、园区建设热。中国加WTO后,国内的统一市场体系逐渐形成,中国进入了开放时代。县域政府改变了其竞争方式,由有限开放下参与微观竞争转变到利用经济政策制定、产业规划制定等宏观方式促进县域经济了发展。县域政府在竞争中从参与者逐渐转变为了主导者。 本文利用江苏省十二县市1990-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了政府行为的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县域政府对于农业的支出、基础设施的投入、城乡建设等行为都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推动作用。同时,本文还将江苏省县域经济同其它省份的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模式与绩效上的比较,江苏省县域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理论与实证额结合,本文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1)县域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由纵向转向了横向。(2)县域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具有主导作用。 为此,县域政府必须进一步开放经济,扶持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才能为县域经济继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