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及其成因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的金融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基本前提,然而近年兴起的行为金融学则是建立在非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之上,从人的角度来考虑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的作用,是对经典金融理论的挑战和补充。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羊群行为,在短期交易普遍存在的前提下,噪声交易者可能聚集在某些信息甚至是与基础价值毫不相关的信息或者谣言上进行交易,从而引起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起证券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当大量交易者聚集在某一无关信息或者谣言上发生极端反应时,就形成了“羊群行为”。 在检验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现象的时候,本研究首先从股票市场整体的角度运用CCK模型来考察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并对1999年和2006年两年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验证了股票市场整体具有羊群行为之后,本研究又从证券投资基会的角度运用修正的LSV模型来考察基金市场时候存在羊群行为,并对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确定中国证券市场整体及基金市场均存在羊群行为现象之后,本研究探讨了中国羊群行为发生的原因。本文首先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讨论了羊群行为发生的基础;随后针对中国羊群行为的各种现象讨论了其具体原因;最后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均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由于二者互相关联,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羊群行为的产生具有相同的根本原因,相似的表层原因; 第二,中国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的羊群行为类型相同,即均为投资者“杀跌”倾向大于“追涨”倾向,这也是由信息不’对称、投资理念不成熟等相似原因导致; 第三,预期和信心是羊群行为发生的基础;投资者的心理偏差、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均是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 最后,随着证券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以及机构投资者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中国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的羊群行为均有改善的途径和迹象。
其他文献
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联盟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界定了人力资源联盟的内涵,分析了其性质、类型和功能;其次,从人力资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三个角度,阐释了人力资.源联
2005年2月国务院发表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地取消了电信业市场准入的限制,为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
灾害的发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灾害救济能够降低这些损失,起到“负负得正”的作用,灾害救济离不开会计系统的参与与支持。因此,围绕灾害救济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灾害救济的效率和效果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本文介绍了灾害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灾害及灾害救济的社会功效,引出灾害救济对会计的挑战,探索性地提出了灾害救济会计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第二章,本文围绕灾害经济损失与灾害
进入信息科技时代,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金融行业也不外如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在世界范围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了最前端,生物识别、刷脸支付、无人银行、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迅速与金融产业结合,并实现应用。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人员规模臃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密集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战略转型需求,大量的柜面操作人员将丢失自己的岗位,而面临短缺
随着20世纪零售业逐步赶超制造业成为市场亮点,21世纪将是零售业、制造业和各种形态服务业的大竞合,竞合的平台是供应链。企业不再是一对一的竞争,而是一条链对另一条链的竞争,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