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群的知识储量和知识发展水平对城市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完善区域知识网络结构的关键,因此对城市群的知识网络研究具有必要性。本研究在梳理知识网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收集2008、2012、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间的两两合作论文数量,及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两两合作论文数量,利用Arc GIS软件将以上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对比分析了两个城市群2008-2016年间的城市群内部知识网络时空演化特征。其次,利用Ucinet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对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城市群知识网络进行网络密度分析,以及网络中心城市和边缘城市分析。最后,对两个城市群的知识网络进行对比,以及进行两个城市群间的知识联系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京津冀城市群知识网络规模在2008-2016年间一直快速增长,而长三角城市群知识网络规模虽然也一直增长,但2012-2016年间的增速小于2008-2012年。(2)京津冀城市群知识网络是北京与周围城市的知识联系为主体的知识网络,尤其北京和石家庄、北京和天津之间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知识联系,但其他城市间的知识联系比较薄弱;而长三角城市群知识网络的多中心结构越来越明显,逐渐发展为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核心,盐城、南通、宁波为次级中心的知识网络。(3)北京和上海分别作为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他们的知识创造能力是最强的。除此之外,南京、杭州、苏州、天津、合肥这几个城市的知识创造能力在2008-2016年间也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而衡水、宣城、池州、铜陵四市的知识创造能力则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另一方面,京津冀城市群的唐山、秦皇岛、邢台、承德、沧州,长三角城市群的常州、南通、镇江、湖州、马鞍山、宣城、池州的知识创造能力虽并不是最强的,但是处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4)通过对城市的论文产出总量与城市群内合作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城市的科研能力越强,它与其他城市的知识合作能力也越强,而城市群内合作对城市本身的科研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5)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间的知识网络中,北京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五市的知识联系最强,其他城市间的知识联系也越来越强,说明中国华北和华东的两个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有助于促进中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科研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