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基合金粉末中添加不同的陶瓷颗粒形成的复合材料对于各种形式的磨损及腐蚀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这主要是硬质颗粒与强韧基体相结合的作用。而添加WC增强颗粒的镍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具有高耐磨耐蚀性的机械设备零部件,以提高其使用性能及寿命,如采矿设备、磨具和仪器仪表中。本文运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具有弥散分布结构和三维网状织构的镍基复合涂层,研究了组织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以及涂层的形成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基合金粉末中添加不同的陶瓷颗粒形成的复合材料对于各种形式的磨损及腐蚀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这主要是硬质颗粒与强韧基体相结合的作用。而添加WC增强颗粒的镍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具有高耐磨耐蚀性的机械设备零部件,以提高其使用性能及寿命,如采矿设备、磨具和仪器仪表中。本文运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具有弥散分布结构和三维网状织构的镍基复合涂层,研究了组织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以及涂层的形成机制,并对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复合熔覆层进行了腐蚀磨损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具有三维网状织构的Ni+30%WC复合熔覆层。三维网状织构主要组成相为γ-Ni、Ni3Fe、Ni3Si、Ni3B、Cr7C3、Cr23C6、WC、W2C、C和Ni2.9Cr0.7Fe0.36等。界面结合处发生了元素扩散,扩散深度在30μm左右,基体与熔覆层之间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三维网状织构在熔覆层内均匀连续的分布。硬质相WC及其部分分解得到的W2C颗粒构成了三维网状织构的“网线”,Ni3Fe、Ni3Si、Cr7C3、Cr23C6以及Ni基固溶体构成了三维网状织构的“网孔”。在镍基熔覆层中添加WC颗粒,有效的提高了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在弥散分布结构中,随着WC含量的提高,其分解的W2C小颗粒的数量也越多,熔覆层上由于未润湿而形成的缺陷也增加。除此之外,W2C小颗粒附近的C元素含量较多,容易形成电偶腐蚀。所以在弥散分布结构中,随着WC含量的增加,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逐渐降低。在三维网状织构中,当WC含量在20%时,三维网状织构不完整,硬质相组成的保护膜层上存在缺口,离子容易扩散。在WC含量在30%时,硬质相组成的保护膜层较为完整,可以有效地阻碍Cl-的扩散,使得Ni+30%WC熔覆层比Ni+20%WC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好。在镍基复合熔覆层中添加WC颗粒后,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具有三维网状织构的Ni+30%WC复合熔覆层,与45钢相比,平均摩擦系数降低了13%,磨损率降低了62.5%;在Ni+20%WC的复合熔覆层中,三维网状织构与弥散分布结构的熔覆层相比,磨损率降低了9.7%。在Ni+30%WC的复合熔覆层中,三维网状织构与弥散分布结构的熔覆层相比,平均摩擦系数降低了4%,磨损率降低了10%。
其他文献
以蜜蜂蜂巢为灵感设计出的蜂窝结构因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成本低以及优良的抗冲击性和吸能特性被应用于众多工程实际领域.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时效性和普及性远超历史任何时期,传统的蜂窝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交通工具因事故发生碰撞时吸收大量动能以保障乘客安全的要求,因此,具有更强吸能特性的蜂窝结构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但是对于不同蜂窝规格中分段分级蜂窝的研究较少,现有成果大多围绕
铜及铜合金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延展性、耐磨损及耐腐蚀性能等被广泛应用在微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和通信等高新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其使用性能的要求日益严格,尤其是高强度和高导电率。但是铜合金中高强度和高导电性是相矛盾的难以同时实现,这严重限制了铜合金材料的大规模应用。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通过对Cu0.8Cr0.6Zr合金进行不同路径的室温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及时效处理。采用OM、SEM、
D36钢作为一种低合金高强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耐腐蚀性能好,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海洋平台制造。窄间隙激光填丝焊焊接变形小,焊材消耗少、装配精度低、焊接效率高,可实现低功率焊接大厚板件,作为一种新型的焊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厚板连接。本文针对40 mm厚的D36低合金高强钢采用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整个焊缝由1道激光自熔打底焊接和7道激光填丝焊接完成。分析了接头各区域的微观组织,并通过室温拉
铝铜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铝合金,由于其所具有的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和低密度等优良特性,使得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正交轧制变形对铸造Al5Cu合金的性能进行改善提升,使得该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有了较大提升。同时,通过研究不同时效温度以及不同时效时间的热处理下正交轧制Al5Cu合金力学性能的改变,得到最优时效状态,使得合金的强度以及延伸率都到改善。随后对最优时效状态下的合金
在铝板铸轧生产中,铸轧辊套是主要的消耗品。服役时,辊套表面受到高温和载荷的交互作用,常因提前出现磨损凹坑,影响使用寿命和铝板质量。对辊套表面进行强化,提高辊套表面的耐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对于提高辊套使用寿命以及稳定铸轧铝板的质量至关重要。新兴的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非常适合在铸轧辊套等相对大型的工件表面快速制备出大面积的激光合金化层。为了对铸轧辊套表面强化探索更高效新技术,选用高温性能优异的钴基合金粉末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韧性、可焊接性和优良的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由于其硬度较低(<250HV)、耐磨性较差,因此在磨损环境中使用寿命会大大缩减。低温渗氮技术作为应用最广的不锈钢表面改性技术之一,通过改善不锈钢表面的组织结构及应力状态,能够有效提高不锈钢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但是由于工艺温度较低,导致渗层普遍偏薄。在渗氮过程中,氮原子在材料中的扩散主要受渗扩处理温度和扩散激活能影响,虽然
高熵铜合金是基于三元Cu-Mn-Ni合金固溶体系,通过在等原子比Cu Mn Ni高熵合金中逐步添加Zn、Al和Sn元素而形成一类新型高熵合金。多主元的成分组成和简单的相结构赋予了高熵铜合金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其有望取代常规铜合金成为新一代高性能结构铜材。但迄今为止,有关于高熵铜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高速、重载和冲击等苛刻工况下的应用为导向,基于高熵合金固溶体相的形成原理,以Cu、Mn、N
目前基于“焓”概念的传统合金材料设计理念趋于极限,而基于“熵”概念设计的新型金属材料,高、中熵合金和非晶合金,颠覆了传统的材料设计思想并在性能上不断取得突破,而由等原子比第一代高熵合金发展而来的非等原子比多相第二代高熵合金,合金的设计自由度更大、性能上的“鸡尾酒”效应发挥更充分,使其具有高强和高耐蚀性等,且弥补了亚稳态材料室温脆性以及亚稳晶化的不足。本文采用磁悬浮熔炼-负压铜模吸铸法,制备出单相F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轻质、节能、多功能的材料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金属材料的单一性能很难再继续满足实际工业需求,异种金属复合材料因同时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而在航空航天、电力电子、汽车制造及冶金工程等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电解铜不锈钢阴极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相对于传统铜钢包覆型工艺结构,如果选用铜/钢异种金属直接焊接的结构,其中铜直接作为导电杆起导电作用,不锈钢起承载作用。这种新的结构不仅使制造工
随着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工业上对高强高导铜及其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国在高强高导铜的加工和生产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大尺寸的铜材无法满足高强度和高导电率的要求,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为了制备出大尺寸的高强高导铜材,本文以ECAP-Conform(ECAPC)处理后的工业纯铜(M2 Cu,俄罗斯铜牌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塑性变形技术(室温和低温轧制)和随后的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