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风貌控制研究初探——以宝鸡市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aweaw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城市越来越多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城市之间的差异与个性特征在逐渐减小。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座城市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被全球化的洪流淹没,其战胜的资本应该是一种长期发展形成的风貌特色,城市风貌规划为市场需求应运而生。  从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城市风貌缺乏导向而引起的城市建设问题愈演愈烈,急需一种能反映各种理论和内在联系的系统化方法,对城市整体的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指导城市风貌的建设。从风貌规划的编制情况来看,由于目前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城市风貌建设的发展速度,学界对于城市风貌规划并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范式。从风貌规划具体实施情况来看,由于规划的成果形式、控制方式缺乏对城市建设实施的指导性作用,导致城市风貌规划难以实施。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形成一套面向实施的城市风貌控制技术路线,对城市整体风貌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指导城市风貌建设的实践。  本文针对当前风貌规划难以实施的客观现实,将覆盖全城的无序城市空间稳定在有序的“风貌控制单元”内;借鉴分子生物学中有关“基因”的概念特征,确定影响其风貌形成的“风貌基因”;利用统计分析法将这些“风貌基因”按照一定秩序进行排列组合,确定出每个控制单元的“风貌基因序列”,每个基因序列都有相应的“风貌属性”;最后根据该单元的“风貌属性”,结合相应的风貌控制要素,制定风貌控制导则,以指导城市风貌建设实践。本文共分四个部分阐述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对中国现阶段风貌问题的研究,认识到塑造理想的城市风貌是中国面临全球化城市风貌趋同挑战的应对方法,而有效地城市风貌控制即是该方法的实施途径。该部分通过对城市风貌控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城市风貌混乱的内在原因进行剖析,并对本文的实践支撑——宝鸡市的城市风貌现状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宝鸡城市风貌混乱的原因。得出结论:形成一套能反映各种理论和内在联系的系统化方法,对城市整体风貌进行有效控制,是当今城市形象建设的迫切需求。  第二部分:对城市风貌控制单元进行研究。本文提到的城市风貌控制单元是风貌规划实施的载体,现阶段国内外并未对此领域进行专项研究。该部分从管理学的角度借鉴国内外在适度的范围内调控城市建设容量的增长所划分的规划管理单元,确定风貌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涵义及规模。风貌控制单元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用地的全部范围内划分。其涵义和划分原则将作为下一步控制单元具体划分的依据。  第三部分: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确定城市风貌背景、风貌展示对象、主导文化和生活方式四大类基因是影响城市风貌形成的所有因素。而小类基因是根据不同城市的风貌特点确定的。本文以宝鸡为例,确定了4大类18小类基因,并根据基因所对应的城市用地,参考风貌单元划分原则,共划分了343个风貌控制单元。所有单元按照风貌分区——风貌次分区——单元编号的形式进行编号。该部分从风貌基因的角度,将对城市风貌的控制管理以风貌控制单元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根据单元影响风貌基因的不同确定的风貌基因属性,作为风貌控制导则的制定依据。  第四部分:该部分确定了风貌控制所需的风貌定位、风貌控制要点、整体空间形态控制、建筑形态控制及环境设施控制五大类风貌控制要素。将编制风貌控制的城市特有的风貌控制因素提取出来,对特定风貌属性制定控制导则。风貌控制成果方面包括风貌控制文件和图纸、风貌控制实施手册两个部分。最后通过法律法规、实施途径、管理部门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的保障手段确保城市风貌控制更有效更科学的实施。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风貌被各种新型的建筑和构筑物充斥而变得雷同,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城市人体闲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少: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目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已经有大量相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已经面临着步入资源枯竭期,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而且伴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及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基于丰富的建筑气候资源,亚热带地区建筑具有优越的被动蒸发冷却自然条件。针对被动蒸发冷却效果的高效性,提出了该地区建筑表面被动蒸发冷却问题。在建筑中,围护结构蓄水热量传
“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这个称谓给予当年远东著名的商贸城——哈尔滨是再合适不过了。哈尔滨城市建筑景观和市民生活的源远流长,杂糅浓郁的欧陆风情,形成了这个典
本论文对广州大学城建筑中所使用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进行了调查、分类。这些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三类:遮阳、通风、隔热。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节能构造所用的材料、尺寸、朝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