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在世界社会经济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大量城市工业废弃用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这些废弃地中有许多因为曾为该座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或体现了当时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成为“工业遗产”。在注重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面对这些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师的任务不仅是设计和创造新的景观,更重要的是在最大程度上更新再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延续场地历史文脉,发掘其特有价值。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的研究还较为落后。 本文是对城市工业遗产地改造为公园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在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背景下,提出了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概念、特征和价值,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发展历程的梳理,指出用景观的途径对城市工业遗产地进行更新是其再利用过程中的一个历史必然;从遗产保护、生态学、场所精神和景观设计等角度列举了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表明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的复合载体,不仅涉及到生态、文化、艺术,还涉及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设计的几大关键要素;并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最后指出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工业遗产地更新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景观设计的独特传统,充分尊重原有场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延续城市记忆,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希望为中国以后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