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wgeg7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在世界社会经济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大量城市工业废弃用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这些废弃地中有许多因为曾为该座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或体现了当时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成为“工业遗产”。在注重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面对这些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师的任务不仅是设计和创造新的景观,更重要的是在最大程度上更新再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延续场地历史文脉,发掘其特有价值。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的研究还较为落后。  本文是对城市工业遗产地改造为公园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在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背景下,提出了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概念、特征和价值,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发展历程的梳理,指出用景观的途径对城市工业遗产地进行更新是其再利用过程中的一个历史必然;从遗产保护、生态学、场所精神和景观设计等角度列举了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表明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的复合载体,不仅涉及到生态、文化、艺术,还涉及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设计的几大关键要素;并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最后指出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工业遗产地更新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景观设计的独特传统,充分尊重原有场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延续城市记忆,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希望为中国以后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山地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宏观环境基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山地城市具有丰富的空间形态。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山地区域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
学位
在国际主义浪潮的席卷下,单一的风格使得建筑逐渐失去了特有的场所精神,也剥夺了人们对建筑多层次的情感诉求。在此背景下回归建筑本质的呼声变得愈发强烈,现象学由此进入了建筑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变革,城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城郊乡村转型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产物,其中有一部分乡村表现出从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服务的转型
学位
我国自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开始至今,在开发、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了各个层次的问题,由最开始单纯的保护策略研究发展到动态保护研究和现今的整体聚落保护研究,都具有很大的争
近年来,随着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大力开展,教学科研楼的建设愈加备受关注。科学研究作为教学科研楼中的主要行为,越来越需要依靠团队的合作。以往个人的研究模式已经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物质资料的满足使得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精神需求,文化旅游的热潮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中村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