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goalu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64排)的辅助下测量寰枢椎的相关解剖径线,并利用其数据辅助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明确寰椎与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可操作性、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30例正常成人(男17名,女13名)寰枢椎的多层螺旋CT(64排)扫描数据,通过图像转输系统,利用CT工作站测量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的宽度和高度,枢椎椎弓根宽度和高度。选取根据以上数据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可行的,且选择该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患者30例;术前根据以上数据设计手术暴露路径、理想的进钉点与螺钉钉道并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评价与分析椎弓根螺钉的置人情况;术后观察有无神经脊髓症状的加剧,并行CT复查,评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可操作性、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L①.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宽度8.73±1.23mm,高度4.55±1.21mm,枢椎椎弓根宽度6.80±1.41mm,枢椎椎弓根高度7.02±2.18mm,不同性别、侧别间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的宽度和高度及枢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高度是决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关键所在,且置钉角度具有安全的可调整性。③.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人应遵循宁内勿外,宁上勿下的进钉原则,并获得了最佳的固定效果。④.30例患者均置钉成功,术后随访平均7.6个月,都获得了骨性融合,CT复查显示无重要血管、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周围组织损伤及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按JOA评分标准,优17例,良1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33%。   结论: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64排))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极高的参考及指导价值;寰椎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具有安全性和可调整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铁是多种细菌病理机制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蜡样芽胞杆菌致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蜡样芽胞杆菌性眼内炎是外伤后眼内炎最常见也是病情最凶险的类型。典型的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对角膜上皮的影响,探讨角膜绷带镜对此类患者角膜上皮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我
目的探讨呼市地区汉族人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G2(PPARG2)基因外显子B的Prol2Ala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及肥胖的关系。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呼市地区汉族人群纳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