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强的组织保证,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的意义。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在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其工作表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由严格的教育管理向教育服务发展转换;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由知识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由低学历向高学历转换;由非专业化、非职业化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转换。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如何培养他们的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基本涵义及其重要意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维护高校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部分:主要阐明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整体构成。由于辅导员的特殊地位和职责,决定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构成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优良的道德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广博的知识内涵、全面的工作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杰出的人格魅力,七大要素。第三部分:主要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肯定其取得的诸如:认识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建立了素质培养的规章制度、成立了专门的培养机构、辅导员素质不断提升等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揭示了其存在的诸如: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培养执行力度不够、培养时间不足等问题,并基于此,从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影响、政策短缺、认识误差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剖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加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应致力于构建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体系、建立辅导员素质培养机制、拓展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途径、优化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