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接受研究——以晚清、五四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自珍的诗文、思想研究至今已经非常可观,而接受研究则相对薄弱。研究龚自珍的接受情况,有助于探寻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借此观察不同时期文学的复杂情况。仅仅选择晚清五四时期,也主要是考虑到这一时期对龚自珍的接受研究文章很少见到。选择晚清、五四作为一个时间上的纵坐标,有利于呈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及典型现象,进而整体感知接受研究的意义。梳理龚自珍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  龚自珍生前即有一定影响,交代龚氏少年、青年、壮年到离世三个时期的活动,是探讨其接受研究的前提与背景。首先交代龚自珍的思想发展的理论渊源。龚氏由古文经学转向今文经学,经世致用的学风开启了晚清“议政”的一代新风。其次考察龚氏对时人的影响,他大胆地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和现存制度的不合理,并提出政治改革的要求,时人褒贬不一,但龚自珍首开风气毋庸置疑。  晚清的呈现主要从维新时期的精神领袖人物到南社的革命派诗人,以及当时出现的对龚自珍热现象持批评意见的学者,如章太炎、王国维等。通过这些典型代表,整体感知晚清时期对龚自珍的接受情况。龚自珍的胆识、经世致用的思想、剑箫气质成为晚清龚自珍热的重要原因。他在诗词文中体现的的追求个性解放、呼唤社会改革等思想同样具有“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启蒙价值。  五四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龚自珍的个性与思想恰好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他的爱国热情深深地影响和激励后人,尤其是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地凸显出来。本节选取在龚自珍接受史上具有较大代表性的两个重要人物——鲁迅、郁达夫——为例,前者重在思想接受与发扬,后者则是诗文技巧,二者合一则是五四时期龚自珍的接受。
其他文献
介绍了某电厂热力除氧器内壁复合层焊缝裂纹检验情况,分析了复合层焊接裂纹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焊接修复处理方案.
文中主要介绍了沙特某燃气增压站安装工程现场施工时的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以及业主制订的相关标准对工艺评定的补充要求,以便为后续沙特境内新项目的建设提供指导.
钱财自古就是一个备受世人关注的敏感话题。尽管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是重义轻利,但是对于芸芸世俗众生来说,钱财始终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明朝中后期,商业活动频繁展开,商品经济
《楚辞听直》,明末文人黄文焕所著,是明末清初极具特色的《楚辞》著作。正文八卷是对《楚辞》本文注释,似不太遵循传统注释原则,不重视字义训诂,而以阐释义理为主,抒发己见,彰显个人
皮日休在《文薮》第七卷《郢州孟亭记》一文中提出了“当巧不巧”的创作主张,并在《次韵陆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一诗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由此提出他反对奇巧文风的文学